家庭理財規劃 – 迎接新生兒後應如何理財?養孩子要花多少錢?

2022-09-19信用卡社

本篇文章信用卡社授權提供

家庭理財規劃 – 迎接新生兒後應如何理財?養孩子要花多少錢?

新生兒的到來,既讓人興奮,又讓人在經濟上不知所措。一個小小的新生兒對新父母來說可能意味著巨大的變化和重大的開支。在第一年你預計會在你的小寶寶身上花多少錢?你應該考慮使用哪些理財工具?在這裡,財富101將告訴你如何在你的家庭的最新成員到來之前為他們做好財務準備。

(最後更新時間:2022/09/19


家庭理財規劃 – 迎接新生兒的重點整理

  • 對新父母來說,最大的支出之一可能是分娩,其費用取決於地點和健康保險政策,例如筆者。
  • 一次性費用通常包括家庭旅行、家庭食衣住行需求如哺乳/餵養等。
  • 其他需要考慮的事情包括兒童護理和儲蓄計劃的費用。
  • 如果父母中的一方決定留在家裡,存一個應急基金是很重要的。
  • 本篇討論的是第一個嬰兒,也就是在各方面的育兒都是從頭開始,如購買安全傢具、嬰兒車和嬰兒床。

一次性支出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看的是第一個寶寶。這意味著在許多方面從頭開始,如傢具、嬰兒車和嬰兒床。當然,還有生產嬰兒所付出的一次性醫療費用。

醫療賬單

新生兒父母平均要為他們的生產和分娩支付近8萬元,幸好一般的分娩以及三人同住的健保病房的費用都有健保給付,若有額外的醫療需求,包括住進雙人房或是單人房,以及每個人所保的保險範圍,費用都有很大的不同。綜合以上,生產前一定要讀熟保單,瞭解自己在產前護理、住院、檢查和產後護理方面的自費費用有哪些。如果不檢查保險範圍和保險內容,將會無法確定該支付多少費用,也就無從省錢了。

嬰兒用品或相關花費

嬰兒的一次性採購和上面的醫療費用一樣範圍很大,但原因不同。根據自己的選擇,費用差異很大,以下舉例:

旅行需要

為了外出活動,可能要買一輛嬰兒車、一個嬰兒汽車座椅(法規要求)、一個嬰兒背帶和一個尿布袋。

如果有經常外出的需求,一個可攜式嬰兒床和/或搖籃可能是有必要的。就像這個清單上的許多東西一樣,費用的範圍也很廣。像是買一個媽媽包、背巾和一些知名品牌的嬰兒車都可能是動輒上萬元的價格。而在這個價格的另一端,座椅和嬰兒車組合仍然可以以低於3000元或更低的價格買到全新的,或二手物也能夠降低費用。但要注意的是,汽車座椅絕對不可省,畢竟生命安全比省錢來得重要太多了。

家庭需要

為了讓孩子有事可做不致無聊到開始哭鬧,可能也要考慮一個購買一些好攜帶的玩具如彈跳座椅、遊戲墊或各種玩偶固齒器。可能還需要準備一張嬰兒床和/或搖籃、嬰兒床床墊、帶毯子的基本寢具、換洗台、小梳妝台、搖椅、監視器和尿布桶。同樣地,這是個人偏好會大大影響價格的領域。但與汽車座椅不同的是,這些東西與安全性的關聯性較低,高價與低價不會影響到安全(一般來說是這樣,例外的部分要靠大家多多小心了),所以可以考慮買二手貨,甚至可以在網上找到的許多分享和交換的社團來取得(俗稱恩典牌)。 

護理和餵養

當然,新生兒的餵養費用和其他東西一樣,會根據具體情況而變化。一個能夠待在家裡並且沒有任何問題的分娩父母,在需要兒童座椅和兒童餐具前的幾個月時間裡,所需支付的費用會非常少。在這種情況下,一些東西如餵養母乳所需的月亮枕、口水巾,或是披肩等就已經是所有的育兒所需物品了。如果父母要儲存母乳使用,那麼像奶瓶、奶嘴、清潔設備以及單人或雙人吸奶器等物品就會出現,這時候預算就會增加。但如果不是餵養母乳,那麼預算就得拉得更高了,嬰兒配方奶粉會佔第一年的育兒支出費用中非常大的部分。

在這些一次性費用之外,如果有另外休無薪假的需求將有可能造成收入上的損失。幸好政府有提供有薪育嬰假,不無小補。

持續性的費用

一旦你的寶寶出生,照顧小寶寶的以下這些費用就開始跳錶了:

兒童護理

如果你和另一半在寶寶出生後都要工作,最大的預算項目將會是托嬰托幼費用。托嬰或托幼費用因居住的地點、孩子的年齡、需要多少照顧服務以及所使用的育嬰類型而有所不同。但幸虧政府也有照顧到這部分,有些育嬰費用可能可以抵銷稅,如兒童和家屬育嬰支出的免稅額。大家一定要記得確認自己是否有資格。

必需品

食物:如配方奶粉,衣服和尿布,構成了持續成本中的大部分必需品。
服裝:根據美國農業部最近的《養育孩子的成本》報告,建議新父母在頭兩年的服裝費用應該估計在670美元到1110美元左右。這個數額根據個人喜好和預算有很大的變化,但較低的數額是每月56美元左右。

紙尿褲

紙尿褲的費用也各不相同,但專家建議,僅在第一年,你應該至少為紙尿褲預算30000元,濕紙巾與衛生紙預算元3000。選擇使用一次性紙尿褲的父母也應該預計到僅在孩子的第一年就會使用多達3500個紙尿褲。

食物

一旦你開始給孩子餵食固體食物,你可以預計每個月大約要花費3000元。與青少年相比,兒童早期的食品費用相對較少。

醫療第二部分:計劃在第一年進行六次健康檢查,以進行評估、免疫接種等,並在生病時進行一些額外檢查。

檢查你的健康保險政策,瞭解你的費率。

醫療

在第一年要進行至少六次以上的健康檢查,以進行免疫接種或身體檢查評估等事項,也可能偶爾會因生病而需要進行一些額外檢查。

父母一方照顧孩子的單薪家庭

隨著孩子的到來,你要建立財務工具來幫助提供孩子的未來。回顧以下清單,確定你的優先事項並開始編制預算。

人壽保險

如果你沒有人壽保險而且經濟能力允許的話,現在是購買的時候了。每月只需幾百元或一兩千元,就可以確保當自己或另一半遭遇意外時,孩子仍然會有經濟來源。建議查查公司團保或與保險經理人討論,以瞭解人壽保險和殘疾保險的選擇。

健康保險

台灣有全民健保,但若遇上健保沒有涵蓋到的範圍,僅僅一次嚴重的事故或疾病就會耗盡你的積蓄,使你陷入巨大的債務中。建議可以增加你與孩子的月保費做預算。

靈活支出活儲賬戶

靈活支出活儲賬戶使你能夠使用資金來支付重要的家庭預算項目,如兒童護理和醫療保健費用。

省錢的方法

無論收入如何,節流省錢都是很重要的事情,有許多方法可以滿足你的新生兒的需求而不至於破費,以下是我們所列出的幾個例子:

寄售/舊貨商店

嬰兒長得很快。與其購買全新的衣服,不如在二手商店找一些二手或甚至是新的物品。許多二手店也會在之後以現金或商店積分的方式回購物品。網上交換小組和家長網絡也可以提供廉價的優質商品,有時甚至是免費的。家庭/朋友提供後備日托服務。與其在孩子生病時請一天假,不如安排家人或朋友幫忙做緊急後備日托。

向朋友或網路借東西或領取恩典牌

向有小孩的朋友詢問是否可以借用物品,特別是一些朋友們已經不再需要的大型育兒物品,如嬰兒床、兒童沙發椅或哄睡搖椅。

降級生活方式

有了孩子後,很多事情都會發生變化,包括你的財務重點。可以考慮降低幾個方面的生活檔次來節省支出。例如,考慮用一輛大車換一個更實惠的車型,在價格較低的商店購物或購買更多的普通物品。


生孩子後的理財規劃結語

孩子是一份美好的禮物(儘管也是一份昂貴的禮物)。要記住的一點是,花大錢並不意味著好的教育,花少錢也不一定是虧待還子。唯有完善的計劃和預算才能幫助你處理其餘的費用。芬蘭的做法是給新生兒父母送一個簡單的小箱子(台灣俗稱芬蘭箱,其實就是個紙箱),可以作為嬰兒床使用,替新生父母省下大筆嬰兒床的費用。我們時時都需警惕自己每個花費是「需要」還是「想要」,在我們孩子成長的第一年所花費的數十萬元中,有很多是為了我們的地位而不是他們的幸福。

免責聲明:所有交易均有風險,請謹慎投資。本文僅作為教學目的,而非投資建議。


為了實現財富自由,5件該做的事
  1. 要隨時重新平衡個人投資組合
  2. 要在財務計劃中建立儲蓄策略
  3. 要有耐心累積財富
  4. 要成為一名企業家
  5. 要將投資分配給公共市場和私人市場
5件不該做的事?
  1. 不要認為自己什麼都懂
  2. 不要放棄
  3. 不要只在先進國家進行投資
  4. 不要只投資股票債券
  5. 不要緊跟時代步伐

此篇文章來自於:CreditCa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