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衛教專欄 青少年飲酒危害與飲酒減量的校園實務觀察

2025-10-16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校園衛教專欄 青少年飲酒危害與飲酒減量的校園實務觀察

本文聚焦校園內推動的飲酒減量教育,說明青少年飲酒現況與風險、常見警訊與就醫契機,並整理學校與家庭可採行的支持方式與現有治療資源,提供教育者與家長作為參考。

活動背景與青少年飲酒現況

為提升青少年對酒精危害的認識,近期多場校園衛教活動採互動式講座,透過案例與影片強化拒酒與自我保護觀念。根據國內調查,國中生與高中生近30天飲酒率分別為11.4%與30.4%,顯示飲酒行為在青少年族群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酒精對青少年身心的影響

青春期為大腦與行為模式發展的重要階段,酒精可能影響情緒穩定與記憶功能,長期或過量飲酒也可能增加罹患相關疾病及形成依賴的風險。教育性說明通常聚焦在風險認知、同儕壓力的因應,以及避免將酒精作為情緒處理或社交潤滑劑。

何時該注意或尋求專業協助

若觀察到持續性情緒波動、學業表現明顯下滑、或出現無法控制的飲酒行為,建議家長或師長注意並考慮尋求專業評估。醫療機構及成癮治療門診可提供評估與多面向支持,專業人員會據個案需要建議進一步處理方案。

校園與家庭的預防與支持要點

  • 以正向教育為主軸,早期在校園內建立拒酒與求助的能力訓練。
  • 家長應留意家庭飲酒氛圍,適時與孩子溝通風險與期待。
  • 教師與學校可以透過跨單位合作,結合生動教材增進同儕互助與安全意識。

可利用的治療資源與注意事項

目前國內針對酒癮的治療與評估已有專門門診,治療方式含藥物與心理支持等多面向介入。政府也提供相關補助作為支持,文中提及的治療選項與補助金額屬現行措施範疇,但是否適用及後續規定應以各地醫療單位說明為準。

在傳播與教育過程中,避免簡化成否定或汙名化個人選擇,強調資訊透明與可取得的支援管道,有助於降低問題性飲酒延宕就醫的風險。校園與家庭的長期合作,對於建立青少年健康行為與求助文化具有關鍵影響。

專欄觀察:校園衛教結合實務案例與可操作的家校合作策略,能提升青少年對酒精風險的認知,但仍需持續投入資源與跨領域支持,讓有需要的家庭與個人能及時連結到適切的評估與治療服務。

重點回顧

校園飲酒衛教聚焦提高風險認知與拒酒技巧,並說明何種警訊需評估與就醫;教育與家庭支持可降低問題飲酒風險,但接受專業評估與持續資源投入仍為挑戰。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