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榮腫瘤免疫治療中心主任陳明晃談晚期食道癌療法的最新進展

2025-07-31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北榮腫瘤免疫治療中心主任陳明晃談晚期食道癌療法的最新進展

食道癌是全球範圍內具有高度致死率的癌症之一,特別是在亞洲地區,鱗狀細胞癌更是常見的類型。台灣的最新癌症調查指出,該疾病在男性中排名第十一位,其高危險因素包括吸煙、飲酒、嚼食檳榔及長時間食用過熱食物,超過攝氏65度的熱飲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可能致癌的因素。對於早期沒有明顯症狀的食道癌患者來說,及早診斷與治療是提高存活率的關鍵。

食道癌的種類與流行情況

食道癌主要分為兩大類:鱗狀上皮細胞癌和腺癌。西方國家較多見的是腺癌,而亞洲地區則以鱗狀上皮細胞癌居多。全球每年約有57萬名新診斷的患者,亞洲國家如中國大陸的發病率尤為居高。由於制药研發多聚焦於西方常見的腺癌型態,導致鱗狀細胞癌的研究資源相對不足,進展較為緩慢。

晚期食道癌的臨床挑戰與治療策略

在台灣,根據最新癌症統計,食道癌的發生率雖不高,但死亡率較大,尤其是處於晚期的病例。由於早期多無明顯徵象,病患常等到症狀明顯如吞嚥困難、疼痛或逆流時,已屬晚期,預後相對較差,五年存活率只有約12%至15%。因此,早期診斷與積極治療尤為重要。

早期治療方案

對於早期食道癌,手術切除是首選,少數情況下可用內視鏡完成切除,預後較佳。局部侵犯型的病例則通常採用術前放化療來縮小腫瘤,使手術更為順利且成效更佳。

進階治療與免疫療法的新趨勢

對於第三及第四期的晚期食道癌,目前多採用術前化療或放療,約有一半患者在接受這些標準療法後,腫瘤明顯縮小,病情得以改善。然而,不少患者因經濟限制而無法接受進一步的藥物治療,這也是當前免疫療法能扮演重要角色的原因。近期的臨床試驗強調免疫藥物在晚期食道癌中的應用,透過喚醒患者體內免疫細胞攻擊癌症,副作用較傳統化療溫和,且能有效延長患者存活時間。

免疫療法在食道癌中的應用進展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已證實在治療晚期食道癌方面具備突破性效果。研究發現,與標準化療相比,免疫療法單獨或結合化療,能在提升整體存活率上展現明顯優勢。在多項國際大型臨床試驗中,免疫療法在延長患者存活期、改善生活品質方面,皆證實具有穩定且持續的療效。此外,免疫治療的副作用較低,是許多病友和醫師的優先選項之一。

實例分享與未來展望

以台東的傅先生為例,他在接受免疫治療數年後,病情得到控制,目前腫瘤穩定,生活品質也提升不少。他表示:「免疫治療讓我可以長時間維持健康,甚至在經濟狀況有限的情況下,也可以獲得穩定的療效。」專家預計,隨著免疫療法的深化應用,其在食道癌治療中的比例將逐步提高,或將成為晚期患者重要的救命稻草。

利用免疫藥物進行的治療正逐漸改變傳統癌症治療的格局,但仍需配合個人狀況制定最適化方案。在未來,科技的進步將持續推動免疫療法的臨床實踐,為食道癌患者帶來更多希望與可能性。

醫療專家指出,除了早期篩檢與手術外,免疫療法在晚期的治療潛力正逐步被證實,甚至有望改善患者的生命質量。這樣的進展也提醒我們,癌症治療的持續革新需要醫界與研發的共同努力,才能打破過去的瓶頸,帶來更圓滿的治療前景。

在持續的臨床探索中,醫學界期待免疫療法能進一步擴展適應範圍,讓更多晚期食道癌患者受惠,進而推動整體癌症治療的進步。隨著研究的深入,每個對抗癌症的戰役都朝向更個人化、更有效率的策略邁進。

【相關文章】

更多有關免疫藥物在癌症療法中的最新進展可參考相關醫學期刊與臨床試驗報告,不斷追蹤最新消息,確保在抗癌路上掌握最前沿的資訊。專業醫療團隊的持續努力,也正為未來的癌症治療帶來一線希望。

本專欄由專業醫療記者深入採訪整理,旨在提供讀者最具深度與科學依據的醫療資訊,助您了解當前癌症治療的最新動向與前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