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境與農業主管機關在記者會中提醒民眾,為降低非洲豬瘟等動物疫病風險,應注意廚餘處理方式,包括瀝乾廚餘並避免將來路不明肉製品放入廚餘回收桶,並瞭解何時應採取替代處置或通報相關單位。
事件說明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於例行會議中轉達環境部環境管理署的呼籲,強調廚餘處理與動物疫病風險的關聯。官員提示民眾在投入廚餘回收桶前,應將廚餘瀝乾,並避免把來源不明或未經檢驗的肉製品放入廚餘桶;此類可疑肉品應改丟一般垃圾桶以降低風險。
為何廚餘處理牽涉疫病風險
含有來路不明肉類的廚餘若混入回收或再利用流程,可能增加病原跨域傳播的機會。環境衛生不當也可能造成環境污染或吸引動物接觸,進而介導病原擴散。基於預防原則,正確分裝與處置廚餘是降低群聚性風險的重要步驟。
民眾可採取的具體做法
- 將廚餘瀝乾再投入廚餘回收桶,減少滲漏與異味,便於後續處理。
- 若廚餘中含有來路不明或無包裝標示的肉製品,請勿放入廚餘回收桶,改投入一般垃圾桶以避免混流。
- 家庭若有餵食家禽或家畜的習慣,應特別注意餵食來源與處理方式,避免使用未經處理的廚餘直接餵飼。
- 遇到不確定的食品來源或疑似感染風險的物品,應向地方主管機關或防檢單位詢問處理指引,並依規定辦理。
適用族群與風險提示
以上建議適用於一般家庭、餐飲業者及與畜牧相關的作業場所。對於從事畜牧、肉品加工或廚餘收運的相關從業人員,尤其應落實分流、標示與個人衛生措施,以減少操作過程中的交叉風險。若發現疑似來源不明的肉製品或群聚異常,建議立即遵循主管機關公告的處理程序。
記者觀點收束
在沒有新增檢驗數據或個案披露的情況下,這類行政提醒重在提醒日常防護與正確分類。民眾與相關業者落實簡單的處置步驟,可在日常生活中降低疫病擴散的潛在風險,仍應以主管機關的後續公告與指引為準。
重點回顧
強調廚餘瀝乾與避免將來源不明肉製品放入廚餘回收,有助降低疾病傳播風險。實務價值在於簡化家庭與業者的分裝步驟,但仍需依主管機關檢驗與指引處理不確定項目。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