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養豬場確認非洲豬瘟後撲殺引發動物福利與透明化爭議

2025-10-22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台中養豬場確認非洲豬瘟後撲殺引發動物福利與透明化爭議

台中一養豬場檢出非洲豬瘟病毒後進行預防性撲殺,引發動物福利團體要求公開電擊參數與人員訓練等細節,以確保撲殺程序符合國際規範並減少不必要的痛苦。

事件概況

地方檢測顯示該場豬隻感染非洲豬瘟,為防止疫情擴散,場內未感染或未檢出陽性之豬隻被列為預防性撲殺對象。非洲豬瘟急性型可導致高致死率,目前無可用於廣泛防疫的疫苗,因此防治重點落在隔離、檢測與撲殺等措施。

撲殺方式與動物福利

動物保護團體指出,若撲殺程序未遵循人道標準或操作不當,可能造成動物在有意識狀態下遭受不必要痛苦,亦不利於防疫成效。過去禽流感相關事件曾出現活體掩埋等情形,造成公眾對撲殺方式的高度關切。

電擊作為緊急撲殺工具

聲明中提到,移動式電擊設備在緊急撲殺情境常被採用,因為操作與訓練相對容易,且能在短時間內處理大量動物。但前提包括使用經確認合格的工具、設備測試通過,以及確認農場電力可提供足夠且穩定之電壓與電流等安全條件。

資料透明與人員訓練之必要性

該動物團體要求主管機關公開相關電擊參數與操作細節,例如電流、電壓、電擊時間與位置等,以及明確的人員訓練規範與核准流程。公開資訊可供第三方評估程序是否符合國際動物福利與防疫標準,並便於追蹤改善空間。

對防疫與未來作為的考量

在疫情應變中,防疫效能與動物福利並非互相排斥,而需同步被重視。合理的檢測、通報與人道的撲殺流程,配合合格設備與受訓人員,有助於降低病毒擴散風險並減少不必要的動物痛苦。相關單位若能增加程序透明度,亦可提升公眾信任與監督效果。

面對此類疫情事件,媒體與社會團體可持續監督程序合規性,促使防疫措施在兼顧公共衛生與動物福祉之間取得平衡。

重點回顧

台中養豬場確認非洲豬瘟後進行預防性撲殺,動保團體要求公開電擊參數、設備檢驗與人員訓練資訊,以兼顧防疫效能與動物福利。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