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中一處養豬場檢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主管機關已撲殺場內存欄並暫停活豬調運與屠宰五天。本文說明事件經過、傳播途徑、對人類的影響與民眾採購與防疫注意事項,提供清晰的資訊型指引。
事件經過
農業主管機關接獲地方動物防疫單位送檢的死亡豬隻檢體,檢驗結果顯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呈陽性。當局已撲殺該場剩餘195頭豬隻,並採取暫停活豬調運與屠宰作業五天的應變措施,視疫情發展決定是否延長,同時下令暫停以廚餘餵養豬隻,以降低可能的跨場傳播風險。
非洲豬瘟是什麼?
非洲豬瘟是一種由 DNA 病毒引起的高度傳染性豬隻疫情,會造成家豬與野豬急性病況,所有品種與年齡的豬均可能感染。該病毒最早於非洲被發現,近年已經向多個區域擴散至其他大陸與國家,對養豬產業造成嚴重衝擊。
傳播途徑與風險
非洲豬瘟主要以接觸傳播為主,可能經由下列途徑擴散:
- 受污染的廚餘或飼料
- 節肢動物如蜱等向量
- 受污染動物的分泌物或排泄物
- 運輸車輛、人員與器具的夾帶
因此,場間生物安全管理、運輸消毒、以及禁止未經處理的廚餘餵豬,都是降低傳播風險的重要措施。
人類是否會感染?
現有說明指出,非洲豬瘟不會感染人類。即使人類攝入含病毒的豬肉,病毒亦無法在消化道黏膜內繁殖,且在胃酸與消化酵素下大多被破壞。因此,從食品安全角度,建議民眾選購經屠宰衛生檢查合格的豬肉,並烹煮至適當熟度以確保食用安全。
檢疫與民眾應注意事項
面對檢出案例,相關行政與防疫單位將強化監測、擴大採樣以及場區消毒與管制。對於養豬業者,應強化生物安全措施,避免使用未經處理的廚餘,管制人車進出,並落實從業人員的個人防護與清潔消毒程序。
對消費者而言,購買時應以有合格屠宰檢驗標示的產品為主;若發現疑似染病動物或可疑販售情形,應依當地主管機關指示通報相關單位。民眾不應自行處理疑似染病動物,以免造成病毒擴散或個人不必要的風險。
後續防疫成效將取決於監測範圍與管制措施的落實,若疫情有新進展,主管機關會根據檢驗與疫調結果調整應對策略。作為資訊提供者,本報導以現有公開說明為依據,提醒各界持續留意官方公告與專業建議。
重點回顧
台中養豬場檢出非洲豬瘟核酸陽性,當局暫停活豬調運並禁用廚餘養豬;本文整理傳播途徑、檢疫與民眾採購安全建議,並提醒防疫成效取決於後續監測與管制執行,民眾若有疑慮應諮詢專業機構以降低風險。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