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養豬場通報非洲豬瘟 政府啟動防疫應變

2025-10-22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台中養豬場通報非洲豬瘟 政府啟動防疫應變

台中一處養豬場檢出非洲豬瘟病毒反應後,相關單位即刻展開禁運、清消與疫調等防疫措施。本文說明非洲豬瘟的特性、傳播風險、檢疫要點與民眾應注意的入境肉品規範,提供資訊型參考以利共同防範疫情。

疫情通報與政府應變措施

地方檢驗發現養豬場疑似感染非洲豬瘟後,政府啟動一系列防疫應變,包括臨時禁止豬隻運送與屠宰、全面禁用廚餘餵養、針對市場及運輸工具進行清潔消毒,並展開全區養豬場的疫調與監測。此類措施旨在降低病毒擴散風險並保護畜牧產業穩定。

非洲豬瘟是什麼

非洲豬瘟是一種高度傳染的豬隻病毒性疾病,主要影響家豬與野豬。感染後常見病理變化包括持續高燒、皮膚發紺或紫斑,以及內臟出血,脾臟腫大為常見現象。此病毒不屬於人畜共通傳染病,人類不會被此病毒感染。

症狀與病程類型

感染豬隻可出現多種臨床表現,病程可分為甚急性、急性、亞急性及慢性型。甚急性病例可能在短時間內死亡而無明顯症狀;急性病例多伴隨高燒、食慾喪失、呼吸急促、嘔吐與下痢等;亞急性及慢性病程則較為緩慢,症狀不一。

傳播途徑與環境存活性

非洲豬瘟病毒可透過直接接觸感染豬隻、受污染的飼料或物品,以及被污染的運輸工具與人員衣物傳播。病毒在不同條件下存活時間差異大:文中提及冷藏豬肉可存活較長日數、冷凍肉品更久;在豬舍環境與糞便中也能存留數天到數週不等,因此清消與生物安全管理至關重要。

疫苗與治療現況

目前情況下尚無普遍可用的預防性疫苗或標準化治療藥物可供廣泛施用。防疫重點仍放在早期通報、隔離、撲殺必要個體以及嚴格執行清潔消毒與運輸管控,以防止病毒擴散。

民眾與旅客需注意的檢疫規定

由於病毒可透過受污染的肉品或肉製品跨境移動,入境時對於攜帶肉類製品有明確限制。若航餐或個人物品含有未申報的肉品,應依檢疫指示處理或丟棄,避免違反相關法規而遭受罰鍰。高度加工且經高溫高壓處理的商業罐頭通常風險較低,但實務上仍建議依檢疫單位要求申報。

養豬業者與檢疫責任

依法規定,養豬場業者必須立即通報疑似疫情,隱匿疫情可能面臨行政罰鍰或其他處分。相關單位也會透過既有通報系統與產業網絡,將最新情資傳達給地方防疫單位與飼養者,以利即時應變與風險控管。

面對本次通報事件,地方與中央單位持續進行疫調、隔離與清消工作,民眾應以資訊型態關注防疫措施與入境檢疫規定,避免攜帶高風險肉品入境並配合官方檢疫指示,以共同維護動物與產業安全。

重點回顧

台中養豬場檢出非洲豬瘟後啟動禁運、清消與疫調等緊急措施;本案提醒防疫重點在早期通報、生物安全管理與入境肉品檢疫;限制與檢疫仍為主要防線,且疫苗與治療目前有限。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