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軍總醫院攜手生技業者推動 AI 數位病理與癌症篩檢技術落地應用

2025-09-09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三軍總醫院攜手生技業者推動 AI 數位病理與癌症篩檢技術落地應用

三軍總醫院與醫華生技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推動 AI 數位病理與癌症篩檢技術研發與臨床應用。本文說明數位病理的基本概念、潛在臨床場景、導入時的實務注意事項,以及民眾在篩檢與就醫安排上可關注的要點與可能風險。

合作案概述與目的

此次醫院與生技廠商的合作以備忘錄形式確立共同推動方向,聚焦在 AI 輔助的數位病理平台與相關癌症篩檢流程的應用。雙方表達希望透過技術整合改善檢驗效率與品質管理,但仍以研發與臨床驗證為主,未在臨床療效上作出承諾。

什麼是 AI 數位病理

數位病理是將病理玻片影像數位化,搭配影像管理系統進行儲存與檢索。結合人工智慧模型後,可協助病理影像的初步分類、偵測特定病變與量化組織特徵。這類系統常被描述為輔助工具,仍需經由病理醫師判讀與臨床綜合評估。

技術的限界與風險

  • AI 模型可能受樣本來源、標註品質與影像參數影響,準確性需在多中心與多族群資料上驗證。
  • 影像與個人健康資料處理牽涉到隱私保護與資料安全,導入時應符合相關法規與醫院內部審查流程。
  • 臨床決策仍以合格醫師為準,AI 結果不應單獨成為診斷或治療依據。

在癌症篩檢中的可能應用場景

AI 數位病理可在病理切片的初篩或品質控管上發揮輔助作用,例如協助標註可疑病變區域、量化腫瘤比例或判讀特定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結果。這些功能在大規模篩檢或標本量高的醫療單位可降低部分工作負擔,但是否能提高篩檢成效需由臨床研究與考量實際醫療流程之後再行評估。

導入時醫療機構應注意的實務事項

  • 建立多階段驗證流程,包含技術測試、試行部署與臨床評估。
  • 制定資料管理與隱私保護政策,確保檢體影像與病歷的安全與可追溯性。
  • 設立持續的品質監控機制,定期評估 AI 表現並納入病理團隊的回饋。
  • 明確規範 AI 輔助結果在臨床流程中的使用範圍與責任分工。

民眾應如何理解與應對篩檢資訊

對於接受篩檢的民眾,應理解篩檢工具包含傳統方法與新興的 AI 輔助技術,且任何單一篩檢結果都需結合臨床症狀與醫師評估。若收到可疑結果,建議按照醫療機構建議進行進一步檢查或轉診,不宜以單一檢驗結果自行斷定病情或延誤就醫。

本案屬醫療機構與產業間的技術合作范疇,後續若進入更大規模的臨床驗證或常規應用,會牽涉到法規審查、臨床試驗設計與醫療資源規劃等多項工作。

作為健康新聞的報導與解讀,本文旨在說明事件與相關技術的基本面向,提醒關心者以審慎態度看待技術宣稱,並在需要時諮詢臨床醫療人員以獲得個人化建議。

重點回顧

醫院與生技業者合作推動 AI 數位病理與癌症篩檢技術,強調研發與臨床驗證的重要性,民眾應以醫師判讀為準並注意資料保護與技術限制。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