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對醫療人力挑戰,林口長庚結合AI智慧醫療與數位化平台改善病理、影像與文書流程,同時以宿舍、社區與育兒配套提升醫護留任,以期兼顧臨床品質與員工生活品質。
醫院角色與營運規模
林口長庚為北台灣重要大型醫療機構,院方承擔地區急重症照護與專科服務。醫院床位與急診容量在區域內具有關鍵影響力,因此在面對人力不足與醫療需求增加時,必須同步調整人力、設備與資訊系統,才能維持臨床服務穩定性。
數位病理與遠距協作的實務應用
院方推動數位病理系統,將玻片電子掃描以利長期保存與遠距會診。透過影像數位化,病理檢體能跨院流通與協作,提升存取安全並支援專科間討論。院內亦結合AI模型協助自動標記或圈選可疑細胞,降低人工查找負擔,院方表示此舉有助於加速判讀流程並減輕病理醫師工作量。
護理人力短缺成因與留任措施
護理人力短缺為多面向議題,牽涉少子化導致勞動人口下降、疫情期間人力流動,以及長照與其他醫療相關產業分流等因素。為改善留任率,院方投入多項配套,包括提供單身宿舍與醫護社區住宅,並在社區內設置幼兒園與小學,協助員工兼顧工作與家庭。此外,薪酬與獎勵機制亦是留任策略之一,院方透過年終獎金與符合規範的人力配比,將獎勵資源回饋臨床人員。
AI臨床應用範圍與未來規劃
自成立AI中心以來,院方表示已有多項軟體取得食藥署核准並在臨床使用,應用項目涵蓋影像偵測、心電圖判讀與風險預測等場域,並在體系內多家醫院推動,使更多病房受惠。未來規劃包括擴展至藥師藥物辨識與病患衛教,以及以互動語音系統協助減少重複性事務,讓臨床人員能將時間更多投入病人照護與溝通。院方同時指出,AI為輔助工具,臨床判讀仍需專業人員審核,導入過程應兼顧安全、法規與操作流程。
在制度與科技雙軌推進下,醫療機構試圖以系統性改變降低人力負擔並提升作業效率;然而實際成效受限於技術整合、人員訓練與法規要求,仍需時間與循序檢驗。後續觀察重點包括AI導入後的工作負荷變化、跨院協作成效,以及對醫護職涯穩定性的長期影響。
重點回顧
林口長庚結合數位病理與AI智慧醫療簡化判讀流程,同時以宿舍、社區與育兒資源穩定護理人力;技術可提升效率但需持續關注安全性、法規與人員培訓等限制。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