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雄長庚與癌症希望基金會合作,將21座由藝術家打造的希望絲帶公仔安置於永慶尖端癌症醫療中心,透過色彩與造型為病友與家屬提供情緒支持,並營造更友善的醫療空間與候診環境。
展覽與藝術概念
此次展出由藝術家眼球先生創作的「希望絲帶公仔」共有21座,結合原創角色與不同顏色的癌症絲帶,象徵20種癌症類別與一隻代表全癌的角色。作品以色彩與表情傳達尊重與陪伴,回應世界癌症日「UNITED BY UNIQUE」的精神,強調每位病友的獨特性與價值。
在醫療場域的實務安排
公仔分布於院區大廳、戶外草坪、花園步道與治療報到區,目的是在候診、治療與休憩時提供視覺與情緒上的緩和。高雄長庚自2019年起參與相關心療癒計畫,這次深化合作將藝術元素融入日常醫療場景,作為陪伴式照護的一部分。
為何在醫療空間引入藝術
醫療環境中引入藝術不以替代醫療為目的,而是希望透過非臨床的支持減輕病友及家屬的心理壓力。根據衛生福利部111年癌症登記資料,台灣每年新增逾13萬名癌症病患,長期治療會影響身心與家庭生活;因此在醫療場域提供更多情緒支持層面被視為有助於整體照護品質的補充。
病友與家屬的陪伴場景
對於正在治療或陪同就診的人士,院內的公仔提供了短暫情感連結的機會,例如在候診時成為話題或在戶外散步時帶來視覺上的慰藉。此類安排同時鼓勵社區參與,讓社會大眾可以透過參觀、欣賞藝術表達對病友的支持。
參觀與社區互動
醫院邀請社區民眾參觀展置區域,以拓展對病友處境的理解並傳遞鼓勵訊息。藝術品的安置也指出跨領域合作的可能性:醫療機構、基金會與藝術工作者共同規劃場域布置,讓公共空間兼具功能性與人文關懷。
這類以藝術為介入的做法不應取代臨床治療或醫療諮詢,但能作為情緒支持與環境改善的補充元素,幫助病友及家屬在醫療過程中感受更多被看見與陪伴。未來若要擴展類似計畫,建議以病友需求為導向設計配置與互動方式,並持續評估實際效益與適用場景。
重點回顧
高雄長庚引進21座希望絲帶公仔以藝術介入醫療場域,透過色彩與角色陪伴病友與家屬,提供情緒支持並促進社區參與;此為補充性的人文照護,須以病友需求為本並持續評估應用範圍與成效。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