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甜味劑可能與認知功能變化及大腦老化有關的研究報導

2025-09-08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人工甜味劑可能與認知功能變化及大腦老化有關的研究報導

巴西聖保羅大學團隊追蹤逾萬名受試者,發現含阿斯巴甜、木糖醇等六種人工甜味劑的攝取與認知功能差異相關,研究指出即便低劑量攝取也可能與大腦提早老化和早期失智徵兆有關,本文說明研究設計、可能機制與一般性注意要點。

研究概要與樣本特性

這項由聖保羅大學醫學院團隊發表於國際期刊的研究,追蹤約1萬2千名年齡介於35至75歲的巴西公務員,平均年齡約52歲。研究將受試者依每日人工甜味劑攝取量分為三組,低量約20毫克、中量約66毫克、高量約191毫克,並比較各組的認知功能表現與大腦老化指標差異。

主要發現與數據說明

  • 研究指出,多種常見人工甜味劑(包括阿斯巴甜、糖精、乙醯磺胺酸鉀、赤藻糖醇、木糖醇與山梨醇)攝取與認知功能下降相關聯。
  • 報告提及部分分析結果顯示與大腦等效老化時間延長約1.6年,以及認知能力退化速度加快的比率差異;研究團隊也觀察到即使在低劑量組亦出現影響。
  • 研究說明常見飲食來源的劑量範例,例如市售一罐無糖碳酸飲料所含的阿斯巴甜接近高量組的範圍。

可能的生物機制與高風險族群

作者在討論中提出幾種可能的解釋,包括某些甜味劑代謝產物對腦細胞的影響、對腦血管的潛在不利作用,以及誘發腦部發炎或血液相關變化的可能性。然而,研究屬觀察性設計,無法確認直接因果關係,仍需更多機制性研究驗證。

研究中提到在60歲以下的中壯年族群與糖尿病患者中觀察到較明顯的相關性,但高齡族群的影響則較不顯著。這類族群若對自身認知表現有疑慮,應與醫療專業人員討論是否需要進一步評估。

對日常飲食與醫療諮詢的務實建議

從公共衛生與個人健康管理角度,了解人工甜味劑的攝取來源與頻次是有益的。若關注認知健康,可以留意總體飲食型態、糖分與代糖攝取量,以及其他影響認知的生活型態因子。出現記憶力或思考能力改變時,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進行評估,並在專業建議下調整飲食或檢查安排。

本報導以新聞與科普角度整理現有觀察性研究結果,強調關聯性而非因果性,並提醒讀者在解讀研究發現時保有審慎態度。

重點回顧

追蹤研究指出多種人工甜味劑攝取與認知功能差異相關,提供有關飲食暴露與腦健康的警示,但因為為觀察性研究,仍須更多機制與因果研究來明確說明風險與適用族群。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