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耳藥品停止進口對國內供應鏈的影響與因應措施

2025-10-22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拜耳藥品停止進口對國內供應鏈的影響與因應措施

拜耳宣布部分藥品停止進口,健保署說明可替代學名藥與供應因應策略,本文說明使用分布、替代選項與健保推動的穩供措施,提供醫藥與民眾實務參考。

事件概述

國際原廠廠商宣布部分藥品停止進口,健保署表示此次為全球性退出,並非健保核價所致。涉及品項包含阿斯匹靈與部分原廠製劑,廠商退出後,國內藥品使用情況與替代來源成為關注重點。

使用現況與可替代選項

健保資料顯示,阿斯匹靈在該統計年度的市占率約為3.5%,相同成分的學名藥達33項。以醫療機構分布而言,阿斯匹靈在醫學中心的使用家數有限,僅有少數院所採用原廠藥。

另一被提及的原廠品項為醣祿錠,50毫克與100毫克在同一年度的市占率分別約為10.8%與15.7%,對應的學名藥項目分別為23項及5項;在醫學中心的原廠使用家數也偏低,多數院所以學名藥為主。

健保署的因應措施

為強化藥品供應韌性,健保署已公告相關藥品給付與價格調整辦法,並採取多元核價機制以鼓勵替代來源。行政院也在特定條例中挹注保險基金經費,以因應國際製造成本變動,穩定臨床用藥供給。

臨床與民眾應注意的情況

目前情況顯示多數被退出的原廠藥在國內可由數量較多的學名藥替代,且原廠退出被說明為國際性調整。醫療機構在採購或處方時,會依臨床需求與可得性選用替代藥。

對於一般民眾,重要的是確認個別處方是否受影響,並於用藥有疑問時向處方醫師或藥師諮詢。任何用藥調整應由具資格的醫療專業人員判斷,以免自行更換或停止用藥導致健康風險。

新聞專欄觀點收束

此次拜耳藥品停止進口的消息提醒醫療體系與民眾,藥品供應受國際市場波動影響,健保與政府已提出穩供與價格調整措施,但臨床端仍需持續關注可替代藥品的可及性與品質,並在用藥決策時與醫療專業人員溝通,以維護用藥安全。拜耳藥品停止進口的情形將成為監測供應鏈與藥務管理的重要個案。

重點回顧

本文說明拜耳部分藥品全球性停止進口,評估國內學名藥替代情形與健保因應措施,提醒臨床與民眾在用藥調整時諮詢專業並留意供應變化與品質限制。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