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風新聞專欄 腦幹中風個案提醒早期就醫

2025-10-25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腦中風新聞專欄 腦幹中風個案提醒早期就醫

一例右側延腦梗塞的臨床個案指出,初期症狀可能以感覺異常或吞嚥困難為主。本文說明腦幹中風常見表現、危險因子、檢查重點與何時應緊急就醫,強調及早識別與合適轉診的重要性。

個案經過與醫療處置

一名五十歲貨車司機在下班回家洗熱水澡時,發現左手感覺異常,隔日又出現左臉刺麻感,遂至急診就醫。經影像檢查確診為急性梗塞性腦中風,病灶位於右側延腦,即屬腦幹中風範疇。臨床治療包含口服抗血小板藥物及住院期間的復健評估與處置,症狀在一週內有明顯改善後出院追蹤。

腦幹中風的常見症狀

腦幹包括延腦等結構,負責呼吸、心跳與吞嚥等基本功能。腦幹中風常見表現不只是臉部或四肢無力,也可能以感覺減退、疼痛或溫度感覺不對稱、吞嚥或語言困難、眼瞼下垂或複視為主。

  • 感覺異常:觸覺、痛覺或溫度感覺不對稱
  • 腦神經症狀:眼瞼下垂、複視或面部麻木
  • 吞嚥與語言:吞嚥嗆咳或發音改變
  • 可能無明顯肢體無力,但危及生命的自主神經功能亦可能受影響

危險因子與預防要點

已知的腦中風危險因子包括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與心臟疾病等。維持穩定的慢性病控制、規律追蹤與依醫囑服藥,以及健康生活型態如適度運動、均衡飲食與戒菸,是降低腦中風風險的基本做法。

檢查要點與就醫時機

疑似腦中風時,醫療團隊通常以神經學評估與腦部影像為主軸進行診斷。若出現臉部突然麻木或無力、語言困難、視力改變或吞嚥嗆咳等警示症狀,應立即就醫以便醫師評估是否需要緊急影像與血管評估,並掌握治療時機。

臨床照護與康復觀點

腦幹中風因牽涉到重要自主功能,治療與照護多由神經內科或神經外科團隊評估,包括藥物治療、吞嚥評估與早期復健介入。康復計畫依個案功能狀況調整,目標在於維持生命徵象穩定、減少併發症並促進日常功能恢復,但復原速度與程度會因人而異。

本案提醒臨床與大眾,腦中風可以從看似輕微的感覺改變或吞嚥異常開始,及早識別症狀並迅速就醫,有助於醫療團隊完成必要評估與處置。臨床照護應以安全監測與功能性復建為主,並依慢性病管理降低未來風險。

重點回顧

本篇以右側延腦梗塞個案說明腦幹中風的感覺異常與吞嚥問題,強調及早影像評估與多科復健介入可協助功能回復,但預後與併發風險需個別評估。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