宥斌呼籲將乳癌腦轉移治療藥物納入健保

2025-09-02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宥斌呼籲將乳癌腦轉移治療藥物納入健保

韓國藝人宥斌在社群平台透露姊姊罹患乳癌並轉移到大腦,指出有效藥物Tukysa尚未納入健保,文章整理給付現況、患者負擔與就醫時機,供讀者了解議題影響與可關注的醫療流程。

事件背景與家庭陳述

宥斌在公開文字中說明,姊姊於2020年被診斷出乳癌,病程中出現惡化並於2024年發現癌細胞已轉移到大腦。家屬表示曾找到被認為具療效的藥物Tukysa(成分Tucatinib),但該藥在當地雖獲核准,仍須自行進口且屬於自費範疇,因此難以長期負擔。

文中也呼籲透過公民參與與制度討論,爭取藥物納入健保給付,以減輕患者及家庭的經濟壓力。

藥物與給付現況

現況報導指出,該藥物已通過部分國家藥管機構批准,但在健保體系內尚未列為給付項目,因此患者多需自行購買或透過特殊進口途徑取得。家屬提出的費用範例包括兩個月療程約韓幣3000萬元(約台幣67萬元),若需長期搭配其他非健保給付藥物,治療一年總費用可達韓幣20億元(約台幣4500萬)。

病患經濟與社會討論

高額的藥費使得患者家庭面臨顯著經濟壓力,也引發社會對健保給付範圍與藥價、醫療可近性的討論。公眾倡議包括請願或透過立法與政策程序,將特定治療納入補助或檢討給付條件;同時也有聲音關注如何在臨床證據、藥物可得性與財務永續間取得平衡。

乳癌腦轉移的一般認識

乳癌腦轉移是指原發於乳房的癌細胞擴散到大腦或腦膜,常見於疾病晚期或局部控制不佳的個案。臨床常見症狀包括持續性頭痛、噁心嘔吐、癲癇發作、局部神經功能缺損或認知改變,症狀呈現因人而異。

診斷上通常會以神經影像檢查為主,例如腦部磁振造影(MRI),並由腫瘤科或神經科專業團隊共同評估治療選擇。

檢查與治療選項概述

針對腦轉移的處理可能包含藥物治療、放射治療或手術等多種策略,選擇依病灶數量、位置、全身病情與患者整體狀況而定。部分標靶藥物或系統性治療在特定情況下被評估為可行方案,但是否納入健保給付及其可及性,會影響患者實際取得治療的可能性。

何時應諮詢醫療專業人員

  • 如出現新發或持續的頭痛、視力或語言改變、癲癇發作或肢體無力等神經症狀,建議儘速就醫尋求專業評估。
  • 若患者已知為晚期乳癌或有系統性疾病惡化的情況,與治療團隊討論檢查計畫與可行治療選項是重要的一步。
  • 家庭成員或照護者在面對治療決策與經濟負擔時,可諮詢醫療社工或相關支援單位以了解可能的協助資源。

對病友與家屬的關懷要點

面對乳癌腦轉移,除了醫療處置外,心理支持、照護協調與財務規劃也常是家庭需要面對的議題。與醫療團隊清楚溝通治療目標、可能的副作用與後續照護安排,有助於共同擬定可行的照護計畫。

此一個案同時突顯醫療可近性與健保給付對患者實際治療選擇的影響,促使公眾與政策面對藥物可及性的討論。關懷病患與家庭的實務需求,應納入臨床與社會資源規劃的考量,以求在醫療質量與公平取得間取得多方平衡。

重點回顧

本文報導藝人家屬為乳癌腦轉移患者爭取Tukysa納保,說明現行給付缺口與高額費用對患者負擔的影響,提醒讀者關注就醫時機與多面向支援需求。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