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曾因《犀利人妻》走紅的女星朱芯儀在36歲生日當天勇敢透露了自己罹患乳癌的病情,並分享了她的治療經歷及預防乳癌的方法。她的坦率瘋傳引起廣泛關注,讓許多女性開始重視乳房健康與癌症預防的重要性。本文將深入探討乳癌的成因、乳房構造以及有效的預防措施,幫助讀者了解如何保護自己免於乳癌威脅。
乳癌的成因與風險因素
乳癌是一種常見於女性的惡性腫瘤,其發生與多種因素相關,包括遺傳、荷爾蒙變化、生活習慣等。朱芯儀在去年檢查時發現,胸部有不正常的變化,經由醫師進一步檢查確診為第二至三期乳癌,且癌細胞已轉移至淋巴結,屬於較為進展的階段。這提醒我們,早期發現與積極預防是女性降低乳癌風險的關鍵。
乳房的結構與變化生理
乳房由乳頭、乳輪、乳腺組織與脂肪組織共同組成,每個乳房約有15至20個乳腺葉,透過輸乳管連接乳頭。隨著年齡增長、荷爾蒙波動,乳房的體積與組織結構會產生變化。例如青春期、經期前後、懷孕與哺乳期間,乳房經常出現腫脹或變形,這些都是自然的生理現象。然而,若硬塊持續未消退,就需警覺並及早就醫檢查。
常見乳房良性腫瘤與其識別
纖維腺瘤
纖維腺瘤是最常見的乳房良性腫瘤,多見於年輕女性,尤其是15至35歲之間。它通常伴隨明確邊緣,不會引起疼痛,也不會隨經期變化。醫界認為,這類腫瘤大多不會轉變為乳癌,除非腫瘤過大或引起不適,醫師可能會建議切除。
纖維囊腫
纖維囊腫則多發於30至50歲的女性,尤其是在更年期前後扁桃體變化明顯時。它是因荷爾蒙刺激產生的水泡,一旦變大或產生疼痛,醫生多採用穿刺抽液來緩解症狀。雖然纖維囊腫本身不致癌,但研究顯示,曾患有纖維囊腫的女性罹患乳癌的風險較高,因此定期追蹤檢查格外重要。
乳癌能預防嗎?有效的預防措施有哪些?
根據專家建議,除了定期進行乳房檢查外,日常生活中的預防策略同樣關鍵。以下幾個方法是預防乳癌的有效措施:
1. 了解個人疾病史與生活習慣
有乳房纖維囊腫或早經的女性,應定期檢查乳房。此外,晚婚或未曾懷孕、經期較早或較晚的女性,也需密切注意變化。
在生活習慣層面,建立良好的作息與飲食習慣,有助於降低乳癌的風險。
2. 了解家族病史
若家族中有人曾罹患乳癌,如母親或姊妹,則自己的患病風險會相對較高。早期介入與追蹤檢查,可降低乳癌的威脅。
3. 控制體重與規律運動
肥胖尤其是停經後女性,罹患乳癌的機率較高。每增加10公斤,乳癌風險約提升80%。透過均衡飲食與每週持續運動4小時以上,有效預防乳癌發生。
4. 改善飲食結構
少攝取高脂肪、多蔬果的飲食,有助於降低乳癌風險。多吃蔬菜水果,不僅促进身體健康,也能有效預防乳癌。
5. 避免不良習慣
戒菸、少飲酒,並儘量避免咖啡因攝取過多。酒精攝取中等以上者,罹患乳癌風險會提升一到兩倍。
6. 重視母乳餵哺
研究證實,長時間餵母乳的婦女,罹患乳癌的可能性較低。母乳餵養除了促進嬰兒免疫,也能作為乳癌預防的保護屏障。
發現乳房硬塊該怎麼辦?早期識別與就診指南
若在自我檢查中摸到硬塊,應注意以下幾點:
- 硬塊出現的時間與位置
- 硬塊大小變化
- 是否伴隨乳頭異常分泌物或皮膚變化
- 硬塊觸感是柔軟還是堅硬
- 有無其他不適症狀
建議在月經結束後再次自我檢查,如硬塊持續存在,應立即就醫進一步檢查,包含乳房X光攝影、超音波或者必要時的切片檢查,以確定真假腫塊。同時,請與醫師討論個人家族史及相關影像檢查的頻率和必要性,打造個人化的乳房健康守護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