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與地方補助分配調整,可能使精神病友的社區支持服務在過渡期出現經費缺口。本文說明修法背景、潛在風險、受影響族群與三項主要訴求,並提示地方預算與監督的重點。
背景說明
近期財政收支劃分法的修法,將部分原本以中央計畫性全額補助的項目改為一般性補助,地方在明年度需承擔更多自籌責任。由於今年屬於過渡期,部分地方尚未完成相關預算編列,導致若干團體與服務據點擔憂無法維持既有運作。
衛生主管機關表示,將會發文要求地方衛生局編列相關預算並持續關注運作情形;若地方短期出現困難,中央將提供協助,但制度穩定後會公告地方自籌比例與配套方式。
受影響的服務與族群
以民間承辦的社區支持方案為例,這類計畫是精神康復者在社區中維持日常功能與社會連結的重要支撐。相關團體與部分立法委員擔心,若經費在年底後中斷,可能造成服務中斷或能量縮減,進而影響使用者的復元與穩定生活。
- 主要受影響者為仰賴日間支持、職能活動與社區陪伴服務的精神康復者。
- 承辦的民間團體與服務據點若未獲得穩定經費,營運與人力配置將面臨壓力。
地方與中央的責任調整與團體訴求
關注團體提出三項核心訴求,盼中央與地方形成協力機制以避免斷鏈:
- 中央應發文督促地方依法評估並編列自籌預算,確保轉型期間資源不致斷層。
- 提供配套轉型措施,讓績效良好的服務單位在經費來源變動時仍可維持服務品質與數量。
- 修訂補助要點,建立財力分級機制,明確地方自籌比例以促使各地將此類服務納入年度必要預算;部分倡議者建議財力較佳的縣市提高自籌比率以示責任。
實務注意事項與監測重點
在轉型期間,地方政府與衛生單位需密切協調預算編列與服務持續性安排。建議關注下列重點以降低服務斷層風險:
- 提前盤點現有服務據點與年度經費缺口,擬定短期維持方案。
- 公開並定期通報地方預算編列與審查進度,強化問責與透明度。
- 中央與地方應備有臨時協助機制,當地遇到短期周轉困難時能快速介入支援。
新聞專欄觀察與後續關鍵
此次修法牽涉中央與地方之間的財務分擔,多方均強調要兼顧制度穩定與服務可及性。未來幾個月內,地方預算編列情形與衛生主管機關的函示與配套將是檢視服務是否能順利過渡的關鍵指標。相關團體已表達持續關注,並呼籲各方共同協力,避免對使用者造成長期不利影響。
重點回顧
財劃法修法將計畫性補助改為一般性補助,短期內可能造成精神病友社區支持服務經費斷層;文章整理影響要點、地方與中央的分工與需監測的轉型風險。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