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療法引領癌症治療新革命專業分析

2025-07-31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免疫療法引領癌症治療新革命專業分析

在現代癌症治療領域,免疫療法正逐步成為突破傳統治療限制的重要方向。由2018年諾貝爾生醫獎得主艾利森和日本學者本庶佑的研究成果推動,免疫療法利用人體自身免疫系統,為晚期癌症患者開啟了全新的治療契機。這類治療方式不僅能提升治療效果,還能降低副作用,為肿瘤患者帶來更高的生活品質。

免疫療法在癌症治療中的應用與潛力

免疫療法,尤其是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和免疫細胞療法,正成為癌症治療的重要工具。這些療法通過激活自體免疫細胞,提升身體攻擊癌細胞的能力,進而改善傳統化療和放療效果有限的問題。台灣多個醫療機構與研究團隊正在積極探索免疫療法在肺癌、乳癌、大腸癌、肝癌等多種惡性腫瘤的應用潛力,並取得不俗的治療成績。

常見癌症免疫療法應用現狀與展望

大腸直腸癌

台灣每年新增約1萬6千名大腸癌患者,而微衛星不穩定性(MSI)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生物標記。對於多線化學和標靶治療失效的轉移性大腸癌患者,免疫療法顯示出明顯的臨床反應率,約在40%至50%。特別是對那些基因突變較高的癌細胞,免疫治療的療效更佳,為病人帶來新的希望。

肺癌

作為早期進入 precision medicine 領域的癌症類型,肺癌的免疫治療已成為臨床標準之一。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如PD-1和PD-L1已進入常規應用階段。不論是否具有特定基因突變,約有20%的非小細胞肺癌病人能從免疫治療中獲益,特別是當腫瘤的PD-L1表現水平較高時,療效更為顯著。

乳癌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乳癌已超越肺癌,成為全球新發癌症病例第一名。在台灣,每天約44名女性被診斷為乳癌。特別是在三陰性乳癌中,約有40%的患者表現出PD-L1陽性,這類患者更適合接受免疫療法,利用其喚醒免疫系統,抑制腫瘤生長,延長患者的整體存活期。

胃癌與肝癌

對於晚期胃癌和肝癌,免疫療法也展現出一定的治療潛力。第三線用藥已成為晚期胃癌的常規選項之一,有研究指出,利用免疫療法的療效約在10%至20%之間。肝癌患者則可考慮使用高精度的釔90微球體放射治療,這種選擇性體內放療能有效縮小腫瘤、延長生存期,改善患者生活品質。

癌症研究與醫療水準的持續進步

臨床證據和多專科合作共有助於推動免疫療法等新型療法的臨床應用。由癌症醫學研究基金會推動,旨在加強癌症研究、人才培養與醫療水準提升,實現將科學研究轉化為實質臨床利益的願景。醫學專家認為,臨床資料的積累及創新技術的應用,將為癌症患者帶來更個人化、精準且長效的治療方案。

目前,醫學界正積極整合臨床經驗和科學研究,致力於將最新抗癌技術反饋至病患,並藉由持續研究,期待在未來能進一步突破癌症治療的瓶頸,為每位癌症患者帶來更有希望的未來。專家們也持續強調醫學研究和臨床實證的重要性,醫療的進步,最終是為了讓病人獲得更完整的照護與治療選擇。

積極推動癌症免疫療法的研究與臨床應用,固然需要時間,但相信在持續的努力和科技的進步下,未來癌症的治療範疇將迎來更多令人振奮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