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免疫治療中的營養照顧策略與實務建議

2025-08-05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癌症免疫治療中的營養照顧策略與實務建議

癌症免疫治療已成為近年來抗癌領域的重要突破,為癌友帶來新的希望。然而,除了藥物治療外,維持良好的營養狀態在治療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適當的營養照顧不僅能改善身體抵抗力,還能降低副作用、促進康復,成為癌症免疫治療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本篇專欄將深入探討免疫治療期間的營養原則、飲食策略,以及如何藉由營養管理提升癌友的生活品質與存活率。

免疫治療中的營養重要性與照護原則

維持體重與防止惡病質

接受免疫治療的癌症患者,與其他癌友類似,在腫瘤細胞侵襲與治療副作用的雙重挑戰下,營養不足常成為主要威脅。體重過度下降,尤其是在六個月內體重減少超過10%,可能形成所謂的「癌症惡病質」,此狀況會延誤治療時程,甚至影響存活率。因此,持續維持體重,攝取足夠且均衡的營養,是免疫治療成功的重要基礎。

均衡營養,涵蓋六大食物類別

免疫治療期間,病患應該廣泛攝取六大類食物,藉由多元營養來源來滿足身體需求。這六類食物包括:

  • 全穀類:如糙米、全麥麵包、玉米、芋頭等,提供碳水化合物與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與纖維。
  • 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如魚肉、雞蛋和豆類,協助修復組織並提振免疫力。
  • 乳品類:如牛奶和優酪乳,提供鈣質和蛋白質,亦可作為點心或水分補充。
  • 蔬菜類:特別是深綠色蔬菜(菠菜、空心菜)富含維生素與礦物質,建議每日攝取一份。
  • 水果類:提供豐富纖維和多樣的維生素,有助於預防便秘並增強免疫系統。
  • 脂肪類:選擇植物性油脂(如橄欖油)和堅果,提供熱量並促進營養吸收。

營養管理的實務策略

1. 適度補充營養,避免惡病質發生

免疫治療期間,因化療或標靶藥物的副作用,患者常常面臨食慾不振等挑戰。建議透過補充高熱量、高蛋白的營養品,輔以醫師或營養師指導,來預防體重過度下降,引發癌症惡病質。維持體重不僅是提升治療耐受力的關鍵,也能加快恢復能力,促進整體生活品質。

2. 少量多餐,營養均衡不遺漏

為因應食慾降低的情況,採用少量多餐的進食策略,有助於攝取足夠的營養與熱量。避免每餐過度飽食,以免影響食慾和胃腸功能。同時,透過多樣化烹調及調味,激發味覺,增加用餐樂趣。此外,餐前適量飲用開胃湯或飲料,如酸梅湯或洛神茶,也有助於刺激食慾和腸胃蠕動。

3. 彩虹579原則,攝取多色蔬果提升營養

「彩虹579」原則,是根據不同年齡和性別所建議的蔬果攝取份數,強調多樣色彩的重要性。建議每日攝取不同顏色的蔬菜與水果,特別是深綠和深黃蔬菜,供應各類植化素、抗氧化物,協助身體抗癌與增強免疫力。多樣化的色彩不僅豐富飲食,也為健康加分。同時,進食時可搭配新鮮水果和蔬菜,讓健康飲食成為日常習慣。

專業營養建議與注意事項

癌症患者在免疫治療期間,必須依照醫師與營養師的指示進行營養補充,不宜自行採用偏方或不適當的營養品。此外,營養攝取應以多元均衡為主,避免偏食或過度依賴單一食物。若有乳糖不耐或其他食物過敏,亦要選擇適合的替代品如乳糖 free乳製品。詳細的營養規劃,能有效協助癌友穩定體重、增強免疫、提升生活品質。

範例飲食建議與注意事項提醒

除了日常均衡飲食,適切的生活習慣也有助於營養吸收與身體調適。建議每日規劃多次少量進食,並保持烹調多樣化,如水煮、蒸、燙、燒等。餐前可進食開胃菜,餐後則適量飲用湯品或果汁,增加營養攝取。同時,定期追蹤體重與營養狀況,並與醫療團隊保持密切聯繫,才能確保營養支持達到最理想的效果。

癌症免疫治療所牽動的不僅是藥物層面,更是全方位的營養照護。營養療法的科學配合,將協助癌友更順利地走過治療期,並持續追求更高品質的人生自由。保持多元、均衡的飲食,讓養生變得更簡單,也更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