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飲食指南說明白 高脂高熱量米飯比五穀飯更受推薦

2025-08-06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癌症患者飲食指南說明白 高脂高熱量米飯比五穀飯更受推薦

癌症患者飲食策略:高脂高熱量促進康復

根據台大醫院腫瘤個案管理師徐昕妤的建議,癌症患者的飲食應該著重於「三高」策略,即高興趣、高蛋白與高熱量。特別是選擇白米飯配上滷汁豬肉等高油脂、高熱量的食材,比起五穀飯和瘦肉這類低脂低熱量的餐點,更能幫助患者補充能量與營養,促進身體的康復與體重維持。這樣的飲食安排能顛覆許多患者傳統上認為的清淡飲食觀念,更貼合抗癌期間的營養需求。

維持體力與免疫力關鍵——營養良好的飲食選擇

徐昕妤指出,營養是抗癌的根本。如果没有充分的營養補充,會導致體力與免疫力下降,進而增加感染的風險,使得治療進度受阻。避免營養不良,尤其是在體重減輕嚴重時,對抗癌的效果會打折扣。有效的飲食應該讓癌友能夠「吃得下、吃得好、體重穩定」,是戰勝癌細胞的重要保障。

如何激發食慾並保持營養攝取

營養師梁瓊白分享,抗癌期間的飲食不應該像醫院般的清淡乏味。她鼓勵癌友在飲食上追求多樣化與均衡,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適合的食材,如全穀類、蛋白質豐富的肉魚蛋豆類,以及新鮮蔬果。她還特別強調少油、少鹽、少糖的清淡原則,並建議將肉類與青菜搭配,加入香濃的滷汁或湯汁,既能增加熱量,也能改善口感與食慾。這些做法都能有效幫助癌友在抗癌期間保持飲食的多樣性與營養完整。

三高飲食策略:高興趣、高蛋白、高熱量

營養師提出,三高飲食策略是維持抗癌體力的關鍵。首先是「高興趣」,意指病患應對食物保持好奇心與食慾,進而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包括穀物、乳製品、蛋魚肉、蔬果及油脂。其次是「高蛋白」,以有形肉類或軟嫩蛋白質為佳,會促進組織修復,尤其在接受手術或化療後尤為重要。最後則是「高熱量」,建議選用富含油脂的肉品,如牛五花、豬五花、雞腿,並搭配白米飯或麵食,增加日常熱量攝入,避免體重進一步下降。

合理選擇高熱量食物與烹調技巧

選擇富含油脂的肉類,像是牛肉的牛小排、牛五花、豬肉的三層肉或滷豬肉,都是提升熱量的好選擇。同時,白米飯也可以淋上滷汁、肉汁,增強風味與營養密度。漸進式調整運動量,保持活動可以改善肺功能,並有助於身體排除肺部和呼吸道的細菌,提升免疫力。在飲食上,選擇易於吞嚥的軟質菜肴如燉肉、蒸魚或滷豆腐,也是提高營養攝取的有效手段。

運動促進肺部健康與身體復健

對癌友而言,適度的運動是提升肺活量與改善呼吸道清潔的關鍵。專家指出,規律運動能增加肺部的換氣次數,有助於排除肺內的細菌與痰液,降低感染風險。同時,運動還能提升基礎體溫,抑制細菌繁殖,減少呼吸道感染。即使體力較差,也可以進行深呼吸練習,站立、坐姿甚至躺著都適用。特別是經歷胸腔手術後,促進殘餘肺的充分擴張,更有助於降低術後併發症,恢復肺功能。

調整運動方案以配合療程

運動強度需依照療程進展調整,例如肺癌化療期間,第一週建議做輕度散步或伸展操,第二、三週則可以逐步增加運動量,如健行、騎腳踏車等。量的安排也應循序漸進,避免過度疲勞。如在登山前的體力狀況良好,可以分次完成,攜帶適當休息時間,逐步提升耐力。專家提醒,身體感到喘不過氣或肌肉過於酸痛時,應立即休息並調整運動計畫。

燃脂肺部復健的呼吸運動推薦

深呼吸與腹式呼吸運動是肺部復健的重要方法。經常進行可以強化肺部肌肉,增強呼吸能力,尤其適合手術後的患者。透過深而慢的吸氣與吐氣,不但能增加肺的彈性,也有助於排出肺內的痰液,加速恢復肺功能。持續堅持這些運動,有助於提升整體身體健康與抗癌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