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故後即使外表無明顯傷痕,左胸或左上腹疼痛仍可能代表潛在的脾臟損傷。本文以臨床案例為出發,說明典型症狀、影像檢查與急診判斷要點,協助讀者掌握何時應優先就醫與影像評估的必要性。
一名五十多歲男子騎機車發生碰撞後,只覺左胸劇烈疼痛,因外表無明顯外傷延後就醫。到院後影像檢查發現數根肋骨骨折,同時合併氣胸與皮下氣腫,進一步檢查確認脾臟撕裂與腹腔積血,顯示即便外傷表徵不明顯,內臟出血仍可能悄然發生。
發生車禍後應警覺哪些症狀
脾臟受損的表現不一定集中在腹部;常見提示包括左上腹痛、左胸或左肩放射痛、頭暈、冒冷汗或出現暈眩感。若合併血壓下降或心跳加速,應提高警覺,因這些可能是內出血導致循環不穩的警訊。
肋骨骨折與內臟損傷的關聯
左側肋骨骨折尤其要注意可能對脾臟造成直接或間接傷害。臨床上若發現左側多根肋骨骨折,醫師通常會懷疑有內臟受損的可能,並進一步以超音波或電腦斷層進行評估,以確認是否存在脾臟破裂或腹腔出血。
常用影像檢查與臨床評估重點
遇有胸腹部外傷時,急診常先以胸部與腹部的X光初步篩檢,再依臨床情況進行腹部超音波或電腦斷層掃描,以釐清出血部位與程度。影像能協助判定是否有脾臟裂傷、腹腔積血或其他合併傷害,為後續處置提供依據。
治療原則與緊急處置的差異
針對血流穩定的病人,臨床上可能採取非手術治療與密切觀察,例如血管栓塞術或保守觀察,但需持續監測生命徵象與影像變化。若病人出現血壓不穩或持續性內出血,則可能需要緊急手術止血或依醫療評估進行其他外科處置。
何時應立即就醫
- 發生胸腹部外傷後出現左上腹痛或左胸劇痛。
- 有暈眩、冒冷汗、心跳過快或血壓下降等循環不穩徵象。
- 外傷後雖無明顯表皮破裂,但疼痛持續或症狀加劇。
臨床案例提示,車禍後不可單憑外觀判定傷勢輕重;若有上述症狀或左側肋骨骨折,建議醫師以超音波或電腦斷層做進一步評估,以免延誤可能的內出血處置。讀者若遇類似情況,應採取慎重的影像檢查與專業醫療評估。
重點回顧
本文說明車禍後脾臟破裂的警訊、影像檢查與一般處置差異,提醒留意左胸或左上腹疼痛並及早影像評估,以降低延誤內出血診斷的風險。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