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年長女性因清晨身上出現不明抓痕與短暫意識混亂就醫,檢查發現肝指數與黃疸明顯上升,最後診斷為總膽管結石。本文說明常見症狀、檢查重點與就醫時機,提醒勿延誤評估與治療。
個案概述與初期表現
一位六十多歲女性近來每天清晨醒來會在身上發現不明的抓痕,且出現講話中途短暫斷片或意識混淆。家人起初以民俗方式處理,但症狀沒有改善,臉色逐漸轉黃後轉而就醫檢查。
抽血結果顯示肝指數顯著上升,醫師注意到肝功能和黃疸數值明顯異常,並以此為出發點進行進一步影像與內視鏡評估。
檢查發現與診斷線索
此病例的檢驗結果包括肝酵素大幅升高與黃疸指數升高,臨床上常見的檢查順序包括血液肝功能測定與影像學或內視鏡檢查,以釐清肝內或膽道阻塞的可能性。
在個案中進一步檢查後發現是膽結石掉入總膽管造成部分阻塞,屬於膽道性問題而非單純肝臟原發病變。
症狀機轉與臨床意義
膽道阻塞或膽汁鬱積可造成黃疸和皮膚搔癢,患者半夜不自覺抓癢可能留下抓痕。肝功能明顯異常時代謝與解毒功能受影響,體內代謝物累積有時會影響意識狀態,表現為混亂或短暫斷片。
若肝功能持續惡化,臨床上須警惕可能演變為更嚴重的肝衰竭或因膽道阻塞引發的併發症。
處置過程與療程回復情形
臨床上會先嘗試以內視鏡檢查並取出阻塞的結石;若石頭數量多或已嵌頓,可能需要手術處理。此個案起初以內視鏡處理嘗試取石,因石頭數量較多後改以微創手術清除,術後數日內肝指數與黃疸指數回復至接近正常。
何時應儘速就醫
- 出現不明黃疸或皮膚強烈搔癢
- 伴隨發燒、持續腹痛或意識混亂
- 既有慢性肝病或膽道疾病病史者症狀惡化
這些情況可能提示膽道阻塞或肝功能惡化,建議盡早接受醫師評估與相關檢查,不宜單靠民俗療法延誤診斷。
信仰處理與醫療評估的權衡
尊重個人信仰與習俗,但生理異常常是身體發出的警訊。若症狀持續或加劇,應以醫療檢查為主,找出病因再決定後續處置。
從此類病例可以看出,清晨不明抓痕與短暫意識改變雖乍看似輕微問題,實際上可能反映肝膽系統的病理改變。遇到不尋常的皮膚症狀或神志改變時,及早檢查有助於掌握治療時機並降低併發症風險。
重點回顧
本案例顯示肝膽阻塞可致黃疸、夜間搔癢與意識混亂;檢查重點為肝功能與影像評估,及早診斷可避免病情惡化並恢復正常功能。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