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女性玩健身環後頸動脈剝離導致中風的病例報告

2025-09-17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年輕女性玩健身環後頸動脈剝離導致中風的病例報告

本文報導一例年輕女性在遊戲健身環訓練時出現頸部劇痛,兩天後發生缺血性中風並被診斷為頸動脈剝離。文章說明症狀、醫療處置與復原情形,提供運動前風險評估與就醫時機的實務參考。

事件經過與初期症狀

個案為25歲女性,平時較久坐,開始以家用遊戲機配合環狀控制器進行健身訓練。訓練過程中有反覆頭上推拉等動作時,突感左側頸部劇痛,但當下未立即就醫。

約兩天後出現左側肢體麻木與感覺喪失,左眼視力模糊,家人緊急送醫後進一步檢查才發現腦部缺血性病灶。

醫療診斷與處置

臨床檢查顯示患者為頸動脈內層撕裂並伴隨血栓形成,血栓可能進一步阻塞腦部血流,造成缺血性中風。治療團隊進行血栓取出手術並配合藥物治療,症狀在術後明顯改善。

患者住院觀察約兩週後出院,後續追蹤達十八個月,僅遺留左上視野小範圍盲點,其他神經功能大多恢復。

病因與風險要點

頸動脈剝離是指血管內層發生撕裂,血液滲入血管壁形成假腔或血栓,可能導致腦部缺血。此類情形可由頭頸部突然扭轉、過度伸展或外力相關活動誘發,但個案間成因多樣,需以臨床影像與病史綜合判斷。

久坐者、長期缺乏運動或有既往血管相關疾病的族群,在恢復或開始高強度活動時,建議採漸進式訓練並評估身體反應。

運動安全與就醫建議

  • 開始新運動或高強度動作時,應以低強度、循序漸進為原則,避免突然反覆做大型頸部或扭轉動作。
  • 若訓練中出現非尋常的頸部劇痛、持續頭暈、視力改變或單側麻木,應提高警覺,及早就醫評估以免延誤診治。
  • 有慢性疾病或長期靜態生活習慣者,開始運動前可先諮詢醫療專業,以評估個人風險與適合的活動強度。

臨床與公共衛生意涵

此病例提醒臨床與大眾,年輕族群並非完全免於血管相關急性事件的風險。普及運動安全教育、強調動作正確性與逐步適應,對預防類似事件具有實際意義。

本文依病例報告整理事件始末與臨床處置,旨在提供警示與實用建議,非個別醫療診斷或治療指引。若出現疑似中風或急性神經症狀,應立即就近求醫處理。

重點回顧

本案為25歲女性在家用遊戲健身訓練後出現頸動脈剝離並導致缺血性中風,經血栓取出及藥物治療後功能大幅恢復。提醒初學者循序漸進、注意頸部不適並於急性症狀出現時及早就醫,個案仍受限於單一病例的代表性與成因複雜性。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