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糖飲料大量飲用與糖尿病酮酸中毒的臨床個案觀察

2025-09-17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無糖飲料大量飲用與糖尿病酮酸中毒的臨床個案觀察

本文檢視一例高齡肥胖者短期內大量以無糖飲料取代白開水後出現糖尿病酮酸中毒的個案,說明症狀、可能機轉與高風險族群,提供健康資訊供參考。

個案概況

一名67歲女性近年生活型態以久坐為主,體重指數接近肥胖範圍。家屬為促進飲水量,改買多種標示無糖的飲料供日常飲用,個案在約兩個月內幾乎以此取代白開水,每日飲用超過三瓶,期間出現視力模糊、體重明顯下降、腹痛與腹瀉、食慾不振,隨後並發頻尿與心悸而就醫。

醫師檢查後發現確診為第二型糖尿病,併發酮酸中毒,並同時合併泌尿道感染與低血鉀等情況,需住院處理與進一步評估。

醫師提出的可能機轉與注意事項

臨床醫師指出,市售標示無糖的飲料通常以人工甜味劑取代蔗糖,例如阿斯巴甜或蔗糖素等。醫師表示這類成分可能改變腸道菌相,並在個別情況下影響血糖調控。當胰島素分泌不足或存在胰島素抗性時,身體可能轉而分解脂肪並產生過量酮體,短時間內可導致酮酸中毒的發生。

此類說明以醫療人員的臨床判斷為基礎,個別反應會有差異,不能以單一案例推斷普遍因果關係。

警訊症狀與高風險族群

  • 常見警訊包括視力模糊、體重迅速下降、持續腹痛或腹瀉、頻尿、心悸與嚴重疲倦。
  • 臨床上需關注年長者、肥胖或有胰島素抵抗傾向者,以及活動量低的人群,這些族群若出現上述症狀,應及早就醫評估血糖與酸鹼狀態。

日常水分與飲食的實務考量

醫師建議日常補充水分仍以白開水為首選,進食上宜注重低糖、低脂且富含膳食纖維與優質蛋白的飲食模式,並搭配適度運動以維持代謝健康。對於已知有代謝風險或糖尿病前期的人,選擇飲品與總體熱量攝取應更為謹慎,並與醫療團隊討論個人化飲食安排。

若家屬或照護者為了鼓勵進食或飲水,而大量提供標示無糖的產品,也應觀察使用者的整體健康狀況與任何變化,必要時尋求專業醫療評估。

專欄收束

這個個案提醒臨床與照護場景中,飲品的選擇與生活型態改變可能對易感族群帶來不同影響。面對突發性的視力或消化系統症狀,以及體重或排尿模式改變,及時的醫療評估可協助釐清病因與降低風險。醫療決策應依個人完整病史與檢查結果為依據,避免以單一產品或成分下定論。

重點回顧

病例顯示短期內以大量無糖飲料取代白開水,可能在具胰島素功能不足風險者誘發代謝失衡並出現酮酸中毒,建議關注飲水來源與警訊並及早就醫。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