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硬化性白內障影響夜間視力 駕駛安全與風險提醒

2025-09-12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核硬化性白內障影響夜間視力 駕駛安全與風險提醒

核硬化性白內障常與年齡及高度近視相關,會導致視力模糊、炫光與夜間視力下降。本文說明常見症狀、危險族群、檢查與生活型預防要點,並說明手術植入人工水晶體為常見處理方式,幫助判斷就醫時機與日常照護重點。

案例概述

一名五十多歲民眾在夜間長途駕駛時,感到對向車燈刺眼且視線模糊,甚至錯過交流道,原以為是老花或眼鏡度數變化所致。經專業眼科檢查後發現為核硬化性白內障。接受手術植入人工水晶體之後,視力有明顯改善,駕駛與日常生活功能亦回升。

核硬化性白內障是什麼

白內障是指眼睛內水晶體逐漸混濁,導致光線不能有效通過並影響視力。核硬化性白內障是最常見的一類,主要與年齡相關,隨著水晶體內蛋白質改變與硬化,透明度下降而產生症狀。病程進展速度與個人風險因子有關。

常見症狀與就醫線索

  • 視力模糊或對焦困難,尤其在低光環境明顯
  • 夜間出現強烈炫光或光暈,影響駕駛安全
  • 顏色感知變暗或偏黃,原有眼鏡度數頻繁變動卻無改善
  • 有雙影或立體視受影響的感覺

若出現上述情形,建議儘早安排眼科檢查並定期追蹤,以評估病情與可能的處置時機。

高危族群為何要多加注意

除自然老化外,某些族群罹患白內障的風險較高,應更留意視力變化。常見高風險因素包括高度近視者(例如超過600度的高度近視)、吸菸者、長期曝曬紫外線者(如戶外工作或長時間戶外活動)、糖尿病患者(尤其血糖控制不佳者)以及長期使用類固醇藥物者。這些因素可能加速水晶體代謝異常或氧化壓力,促成白內障提早發生或進展。

如何延緩進展與日常照護

目前尚無藥物能逆轉已形成的白內障,但採取以下生活型改變可降低風險或延緩病程:

  • 戒菸並避免被動吸菸
  • 減少過度日曬,出門佩戴具抗紫外線功能的太陽眼鏡或帽子
  • 控制血糖並依醫師建議管理基礎疾病
  • 在醫師指示下審慎使用類固醇,避免不必要的長期用藥
  • 維持均衡飲食,多攝取富含抗氧化物的蔬果,以促進眼睛整體健康

檢查與治療方式簡述

眼科檢查通常包括視力測定、裂隙燈檢查及其他眼內評估,以了解水晶體混濁的程度及是否影響視力與生活功能。當混濁已明顯影響日常活動或安全(如夜間駕駛困難),醫師會評估是否以手術方式處理。手術常見做法為移除混濁水晶體並植入人工水晶體,能改善透光與視覺品質;實際時機與方式需與眼科醫師討論,考量個人健康狀況與需求。

在追蹤與治療過程中,務必依醫師安排進行定期檢查,並在視力突然變差或出現不尋常症狀時及時就醫,以免延誤可改善的時機。本專欄提供科普與判斷時機的資訊,旨在協助讀者理解病程與照護選項,實際診斷與處置仍應以合格醫療專業人員為主。

重點回顧

核硬化性白內障常與年齡及高度近視有關,會造成視力模糊與夜間炫光,影響駕駛與日常功能。掌握症狀與高危因子、採行戒菸與防曬等生活型措施可延緩進展;當視力明顯受限時,眼科評估與手術植入人工水晶體為常見處理選項,但需由醫師評估時機與風險。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