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彰化縣以預防先行與跨域整合為核心,結合里鄰志工與公私協力,推動萬人健檢、C型肝炎根除與長者體適能計畫,朝降低癌症與慢性病負擔的社區健康治理邁進,強調在地動員與資源整合的可行模式。
政策方向與在地動員機制
地方政府指出,彰化縣的健康政策重心放在「預防先行」與「跨域整合」。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透過衛生所、里長、衛生促進委員會與志工網絡的協同,將健康服務從衛生機構延伸到田間巷弄,讓篩檢與宣導更貼近生活場域。
人力與物資常由退休教師、地方士紳與在地志工支援,部分活動甚至由社區自發性投入,形成政策落地的草根後盾。這種以社區為基礎的動員,有助於提高民眾參與率與服務覆蓋。
萬人健檢的執行與參與誘因
彰化縣推動萬人健檢多年,結合多項癌症篩檢服務,並採行小額獎勵機制以提高出席率。健檢場域的流程設計與志工協助,亦讓長者在便利的環境下完成檢查,減少程序障礙。
雖然篩檢量大,但在某些癌別如口腔癌、肝癌與肺癌的死亡率仍高於全國平均,地方衛生主管機關表示,持續推動早期發現與跨機構追蹤,是穩步改善死亡率的策略之一。
癌症死亡率變化與篩檢策略
地方資料指出,近年在多項防治措施推動下,肝癌、肺癌與口腔癌的死亡率呈現下降趨勢,肝癌每年下降幅度、肺癌與口腔癌也有不同程度改善。針對肺癌,縣府配合中央政策,對有家族史或高風險族群安排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並利用既有篩檢與戒菸計畫的資料主動通知適格民眾。
C型肝炎根除與公私協力案例
在C型肝炎防治方面,彰化縣早期啟動整合行動,並結合民間組織共同擴大篩檢與治療覆蓋。例如與在地團體合作引入外部資源,補足中央計畫外的族群篩檢,讓篩檢與治療流程更快速銜接。地方衛生局也引述專家分析,C型肝炎有效防治可顯著降低由C肝引發的肝癌風險,並在預防醫學上帶來多重效益。
成功的公私協力案例,也延伸出其他健康服務計畫,例如視力與骨質篩檢等,顯示跨界合作在提升服務可及性方面的潛力。
長者體適能與不老健身房的整合服務
面對超高齡社會挑戰,彰化縣自2019年起在衛生所設置不老健身房,提供長者免費使用的肌力訓練器材,並與慢性病門診、成人健檢結合。醫師可開立個人化運動處方,運動指導員協助測試與回診,促成檢查與運動介入的連結。
衛政單位表示,定期運動有助於改善肌力與平衡,進而降低跌倒風險與照護負擔,也提升長者社交參與與精神狀態,是健康促進的重要面向。
如何看待地方健康治理的挑戰與機會
彰化縣的經驗顯示,預防導向與在地整合具有可資借鏡的價值,但要持續達到更廣泛的成效仍面臨挑戰,包括長期經費維持、多元族群的覆蓋、以及高風險群的後續追蹤等。政策推動需兼顧資源整合與制度化,以避免成效依賴人力熱情而難以永續。
從地方治理角度觀察,彰化以社區為核心的健康策略,透過公私協力與基層動員,讓預防與篩檢措施更貼近民眾日常,提供一種可操作的治理模式供其他地區參考。
重點回顧
彰化縣以預防為先、跨域整合與在地志工網絡推動萬人健檢、C肝根除與長者體適能計畫,提升篩檢及追蹤率但仍面臨資源長期維繫與高風險族群追蹤的挑戰。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