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診所健保詐領案揭露不實就診與保健品誘導問題

2025-11-25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嘉義診所健保詐領案揭露不實就診與保健品誘導問題

檢調指控嘉義一診所涉嫌以未實際到診長輩健保卡申報醫療費用,並以免費保健品吸引代領,涉案期間與金額已移請檢方偵辦,本文整理案情要點與可能涉及的行政與醫療監管議題。

案情概述與作法手法

檢調調查指出,該診所自2020年1月至2025年2月間,被指以未實際到診的長者健保卡申報健保費用。診所人員或居家照護員持被照顧者健保卡至診所刷卡,醫師開立單一藥物處方後由藥局領藥,診所亦提供維骨力與鈣片等免費保健品作為誘因,形成以健保卡換取藥品與保健品的模式。

健保申報與病歷紀載的問題點

調查顯示,醫師與診所人員將未到診者登載為就醫紀錄,並依程序上傳至健保署申報診察費、藥費及藥事服務費,使得外部審核可能誤認為有實際醫療行為。檢方指出,此類以不實病歷與申報取得健保給付的行為,涉及業務登載不實與詐欺取財等刑責。

涉案金額與法律程序

檢方估算期間內申報之醫療點數與撥款,合計近百萬新台幣。相關人員已遭檢方以共同詐領健保款等罪名提起公訴,並聲請追徵或沒收未繳回之不法所得。調查單位於偵辦過程中搜索並查扣相關資料以佐證案情。

監管觀點與常見風險類型

此案反映出幾項監管風險:一是病歷與申報不得與實際就診事實不符;二是以贈送保健品或其他利益誘導代領,易形成制度漏洞;三是在家照護體系中,代辦領藥若缺乏適當驗證機制,可能被不法利用。

讀者可注意的辨識與求助時機

  • 若懷疑有人未經本人同意使用健保卡或領藥,應向健保署或相關醫療機構查證記錄;
  • 家屬或照護者可留存就診與領藥的收據與紀錄,並定期檢視病歷摘要以確認與實際情形一致;
  • 如發現疑似不當申報或不實病歷,可向法律或行政機構報案,由相關單位進一步調查。

本案強調醫療文書與健保申報的誠信重要性,亦提醒醫療服務提供者、藥局與照護體系應強化身份與就診驗證機制,以降低被濫用的風險。對於一般民眾來說,留存就醫資料並主動確認帳務或申報明細,有助於及早發現異常情形並尋求協助。

重點回顧

本文指出診所被控以未到診健保卡申報費用並以保健品誘導代領,說明申報與病歷不實的主要風險、涉案法律面向與民眾可採取的基本查證作法,並提示制度監管的改進方向。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