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市啟動心理健康月 聚焦情緒照顧與社區支援

2025-09-10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嘉義市啟動心理健康月 聚焦情緒照顧與社區支援

嘉義市衛生局啟動心理健康月,強調在災難與日常壓力情境下的心理支持與情緒照護。本文整理活動重點、適用族群與日常自我照護原則,協助民眾辨識何時尋求專業協助並理解社區可提供的支持資源。

活動主題與宣示

本次心理健康月以「情緒共鳴」為主題,結合世界心理健康日關注災難與緊急情況下的心理健康服務議題。地方政府代表與多方心理健康網絡單位共同宣布啟動,強調在重大突發事件或日常壓力中,政府與社區應協同提供心理支持,提升市民的心理韌性與生活品質。

系列活動與參與方式

衛生局規劃自九月開始至十月中旬於週日舉辦一系列推廣活動,包含手作體驗、主題展覽、藝術繪畫、伸展與瑜珈課程、音樂活動及校園巡迴講座等多種形式,安排多場次以利不同族群參與。活動強調互動學習與情緒識別技巧,旨在透過體驗與交流提升自我照護能力。報名資訊與場次公告以市府或衛生局官方公告為準,活動名額有限時將採先到先得或額滿為止的方式。

講座焦點與經驗分享

活動中安排多場講座,邀請不同背景的講者分享職場壓力調適、情緒調節與自我成長經驗。內容涵蓋如何在高壓環境中聆聽內在聲音、以正向方式處理情緒,以及以生命故事探討逆境中的自我修復與社會支持。講座以教育與經驗交流為主,提供民眾具體的情緒管理方法與面對困境的思路。

哪些族群需留意心理健康?

心理壓力可能影響各年齡層:青少年面臨學校與同儕壓力、成年族群承受職場與家庭責任、長者可能遭遇失落與健康挑戰。政府單位也指出,自殺議題仍為公共衛生關注的重點,反映情緒困擾對社會的深遠影響。因此,察覺長期情緒低落、睡眠或飲食改變、社交退縮或日常功能受損時,應提高警覺並考慮尋求協助。

日常自我照護與社區支持

促進心理健康的日常做法包括保持規律運動、維持均衡飲食、適度社交以及避免菸酒成癮等行為。運動有助於改善情緒與壓力因應能力,而良好的社會支持可提供情緒慰藉與實際協助。社區層面則可透過互助網絡、心理衛生推廣與易取得的資源,降低個人面對危機時的孤立感。

何時考慮尋求專業協助

若情緒困擾持續數週以上、已影響日常工作或人際關係,或出現自我傷害或他傷的念頭,建議聯絡合格的醫療或心理專業人員進一步評估。及早評估與介入可協助辨識需要的支持形式,包括短期諮商、社區資源或醫療評估等。

此次心理健康月以普及教育與實務體驗為導向,強調政府、專業人員與社區共同參與的重要性。民眾若有興趣參與活動或獲取更多相關資訊,宜留意市府衛生局的正式公告與活動說明。

重點回顧

嘉義市的心理健康月以情緒照顧為核心,透過多元活動與講座推廣情緒識別與調適技巧,幫助不同族群提升心理韌性;活動強調社區支援與早期介入的重要性,但對嚴重心理困擾仍建議尋求合格專業評估。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