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用藥與成人不同,常見的錯誤包括將成人藥減半、重複給藥與自行停藥。本文整理常見迷思、風險提示與家長可執行的用藥核對步驟,協助提升兒童用藥安全與就醫時機判斷。
兒童用藥需要依年齡、體重與藥品型態調整,並非成人劑量單純縮小版。臨床上曾出現因家長自行調整成人藥給予幼兒或重複使用含相同成分之藥物,導致嗜睡、步態不穩或其他不適的情形。這類事件提醒家長在用藥時應該更謹慎,並與醫療團隊保持溝通。
常見用藥迷思與可能風險
一些常見的誤解可能增加用藥風險:
- 成人藥減半等於兒童劑量 但成分配方與釋放方式不同,可能出現過量或不足的風險
- 看到症狀未立即改善就自行加藥 或同時給予多種含相同成分的複方藥物
- 症狀好轉就自行停藥 尤其是抗生素或長期用藥可能影響療效與後續管理
家長常見錯誤行為
實務上常見的錯誤包括夜間自行取用成人藥、私自切分錠劑、混用止痛退燒成分,以及將未吃完的藥留作下次使用。這些做法均可能導致藥物累積、副作用或掩蓋病情,使後續診斷與處理更為複雜。
醫護與家屬的雙重把關
兒童用藥安全需要醫護人員與家屬共同落實把關。就診時可採取下列步驟降低風險:
- 領藥時逐一核對藥袋上的藥品名稱、劑型與使用頻率,確認與醫師指示一致
- 建立兒童用藥清單 包含處方藥、非處方藥與保健品,交由醫師或藥師檢視是否有成分重疊
- 使用藥匙或量杯等正確器具量取藥液,避免用湯匙不精準造成劑量誤差
- 若觀察到嗜睡、呼吸改變、持續嘔吐、皮疹或運動協調異常等情況 應儘速聯絡醫療人員評估
領藥與日常用藥的實務建議
為了降低用藥錯誤,家長可以採取實務措施:
- 遵照藥袋與處方指示,不自行切割錠劑或更改給藥頻次,未經醫師同意不要混合藥品
- 定期向藥師詢問藥物成分與可能的重複用藥風險,尤其是感冒或退燒類複方製劑
- 保管藥品時標示清楚孩童姓名與服藥時程,避免其他家庭成員錯誤服用
- 若需長期或多科門診用藥 建議由主要照護醫師整體評估用藥安全性
提升兒童用藥安全是醫療團隊與照顧者的共同責任。面對孩子不適時,保持冷靜、準確呈報用藥與症狀變化,並及時向醫療專業人員求助,有助於降低不必要的風險與併發症。記者在此提醒,任何用藥調整以專業指示為準,以免延誤治療或產生不良反應。
重點回顧
本文說明兒童用藥常見錯誤如成人藥減半與重複用藥,提醒家長核對藥品成分、使用正確量器並及時就醫,限制在於需個案評估以防籠統指示。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