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CEF提醒兒童肥胖與食物環境挑戰

2025-09-15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UNICEF提醒兒童肥胖與食物環境挑戰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最新報告指出兒童肥胖率上升已成全球性議題,文章說明主要成因、受影響族群與可關注的檢查與生活策略,協助家長與政策制定者了解風險與監測重點。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在報告中指出,價格低廉且熱量密集的超加工食品與飲料,已成為推高兒童肥胖率的重要因素。全球資料顯示,過去二十年內青少年肥胖比例明顯上升,兒童飲食型態與可取得性改變是核心議題。

為何兒童肥胖正在上升

報告指出,2000年全球5至19歲族群中約有3%達到肥胖標準,而體重過輕約為13%。到近期肥胖比例已升至約9.4%,體重過輕則降至約9.2%,顯示兩者之間出現交叉。整體而言,五分之一的5至19歲族群被歸類為體重過重,而在這群體中,達到肥胖標準者比例也從2000年的30%上升到2022年的42%。

哪些族群與地區受影響最深

地域差異明顯,太平洋島國的青少年過重率位居全球之首,部分地區過重或肥胖比例尤其偏高。中低收入國家則在近二十年間觀察到最明顯的人數增加,這與現代零售、線上購物與外送服務的擴展有關,使得高能量低營養價值食品更容易取得。

超加工食品與可得性如何影響飲食

報告指出,工業加工食品常含有添加糖、飽和脂肪與高鹽,並可能加入色素與香精等添加劑。這類食品因為價格與行銷策略,更容易成為兒童與青少年日常飲食的一部分。學校販售點、廣告與線上推廣也在改變孩子的食品選擇環境,造成個人選擇之外的結構性影響。

檢查與家長可留意的生活策略

家長與照護者可以關注孩子的飲食模式與體重變化,並與兒科醫師或合格的營養專業人員討論成長曲線與飲食評估。以下為教育性提示,非個別醫療建議:

  • 留意含糖飲料與高度加工零食的頻率,增加新鮮蔬果與蛋白質類食物的可得性與吸引力
  • 鼓勵規律身體活動與良好睡眠習慣,減少以螢幕為中心的久坐時間
  • 學校與社區的食品供應與行銷也是影響因子,家長團體與學校可共同討論改善措施

數據解讀的限制與政策啟示

報告整合多國資料以呈現全球趨勢,但各國資料蒐集方法與時間點可能不同,解讀時應注意區域與年齡組別的差異。政策面向除關注個人飲食教育外,也應檢視食品供應鏈、價格機制與行銷規範,才能從結構上減少兒童接觸高熱量低營養食品的機會。

記者式闡述聚焦於圖像化的全球趨勢與政策意涵,提供家長與相關單位理解現況的參考角度,並強調若對個別孩子的健康有疑慮,應諮詢合格的醫療或營養專業人員,以取得個別化的評估與建議。

重點回顧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報告指出兒童肥胖快速上升,主要與低價高熱量加工食品與零售環境有關。本文整理關鍵影響因素、實務觀察價值與數據解讀的限制,提供家長與決策者參考方向。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