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與抗凝血藥物患者是否適合接種新冠疫苗分析

2025-07-07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心血管疾病與抗凝血藥物患者是否適合接種新冠疫苗分析

隨著新冠疫情持續影響全球,越來越多高風險族群關心是否可以安全接種新冠疫苗,特別是患有心血管疾病或正在服用抗凝血藥物的患者。本文將針對這一議題提供專業建議,幫助相關族群了解疫苗接種的安全性與必要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在疫情持續期間,積極接種新冠疫苗已成為降低重症與死亡風險的重要策略。

心血管疾病患者接種新冠疫苗安全嗎

根據專業醫療機構的意見,患有心血管疾病、服用抗凝血藥物或抗血小板藥物者,並不需要過度擔心疫苗的安全性。台灣長庚兒童醫院的兒童感染科醫師黃玉成指出,這些疾病並不構成接種新冠疫苗的禁忌症,反而建議此類高危族群應儘快施打疫苗,以加強對病毒的防護。歐洲藥品管理局(EMA)與英國藥品監管部門(MHRA)等國際專家也強調,疫苗與血栓的相關性尚未被確認,發生率約為每百萬人中4例,整體來說疫苗的好處遠大於潛在風險。

疫苗與血栓副作用的科學解析

雖然歐盟藥品監管局將血栓列為極罕見的副作用,但他們仍然強調,接種新冠疫苗能有效預防新冠病毒感染所引發的嚴重疾病與死亡。最新數據顯示,新冠病毒感染比疫苗引起血栓的風險更高,感染新冠引發血栓的情況更值得注意,尤其是腦靜脈血栓(CVST)等罕見但嚴重的併發症。因此,感染新冠病毒帶來的危害遠大於疫苗潛在風險,促使醫界積極鼓勵高危族群施打疫苗。

抗凝血藥物患者是否適合接種新冠疫苗

專家指出,使用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司匹林)或抗凝血劑(如華法林、普栓達、拜瑞妥)者,都可以安全接種新冠疫苗。台灣長庚兒童醫院的黃玉成醫師強調,目前沒有證據顯示服用抗血栓藥物會增加疫苗引發血栓或出血的風險。台灣專業護理人員在施打疫苗時,將采取必要的措施,確保針頭未經血管,安全注射。同時,接種疫苗時,醫護人員會回抽針管以確認未打入血管,降低副作用風險。

心血管疾病患者應積極施打疫苗的原因

長期患有高血壓、糖尿病或心臟疾病的族群,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與重症率均較高。國際心臟學會建議,所有心血管疾病患者都應優先接受新冠疫苗接種,以降低重症與死亡風險。哈佛大學醫學中心也強調,心血管疾病患者接種疫苗的益處遠大於潛在風險,尤其在疫情尚未穩定的情況下,積極施打疫苗是保護自身的最佳策略。

預防血栓與副作用的實用建議

對於服用抗血栓藥物的患者,專家指出,疫苗注射過程中,醫護人員將進行針頭回抽,確保未打進血管,減少副作用發生的機會。整體來說,抗血小板藥物與抗凝血劑並不影響疫苗的安全性,患者可放心接受新冠疫苗。此外,建議患者在接種前,與醫師討論個人用藥狀況,取得專業指導,確保疫苗注射安全無虞。

結語

專業醫療團隊一致認為,心血管疾病患者與服用抗凝血藥物的族群,接受新冠疫苗是保障健康的重要措施。透過適當的醫療措施與科學的疫苗管理,避免副作用成為顧慮的阻礙,才能有效降低疫情對高風險族群的威脅。公共衛生的持續推廣與醫療專業的科學建議,共同守護全民的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