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英國公共衛生局對高風險群體提出警示,建議過去有嚴重過敏體驗的人在接種最新冠狀病毒疫苗時需格外謹慎。由於新冠疫苗為較短時間內研發上市的複雜產品,專家指出懂得評估過敏史的醫護人員在施打疫苗時,應準備完善的急救設備,以應對可能的過敏反應。
過敏反應和疫苗安全性數據
英國在2020年推行新冠疫苗接種時,發現接種者中出現嚴重過敏反應的比例偏低。官方資料顯示,因過敏症狀接受緊急處理的事件十分罕見,且通常一旦接受適當急救便可迅速緩解。值得注意的是,過敏患者在疫苗臨床試驗排除範圍內,這也呼應了目前的建議,暫時避免對過敏史較重的人施打新冠疫苗。
疫苗引發過敏反應的可能原因
目前,專家認為新冠疫苗中含有的聚乙二醇(PEG)可能是誘發過敏的成因之一。這種成分主要用於穩定疫苗,加強保存性能,但因為此前未廣泛應用於人體疫苗中,導致一些有過敏史個案出現。值得一提的是,輝瑞與BioNTech合作的mRNA疫苗,並不含易引發過敏的蛋白質,但由於個體差異,過敏反應仍可能出現。
疫苗副作用與過敏反應風險
在大型臨床試驗中,接種疫苗後出現的常見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疼痛、疲勞、頭痛和肌肉疼痛等。關於嚴重過敏反應的數據,疫苗組的比率約為0.63%,低於安慰劑組的0.51%。專家提醒,這些數據反映出大部分人對疫苗的耐受性良好,但特殊高風險群仍應在醫療監督下進行接種。
嚴重過敏反應的應對措施
遇到過敏性休克或呼吸困難等急性反應,醫護人員應立刻施打腎上腺素,同時提供持續生命徵象的監測與處理。公共衛生單位預估,每百萬劑疫苗中約有數百人可能會出現較嚴重的不良反應,因此施打地點必須準備充分的急救設備,並由專業人員監控施打情況。
速成疫苗的安全性與研發考量
新冠疫苗在研發速度之快,突破傳統10年以上的研製流程,引發民眾對疫苗安全性的關注。英國藥品監管機構指出,科學評估結果顯示,疫苗的利益遠超過潛在的風險,且在審核過程中嚴格排除過敏史較重的個案,才獲得批准使用。此舉旨在確保整體限度內的安全與防護效果。
疫苗接種後口罩仍須持續佩戴的重要性
專家特別強調,雖然接種新冠疫苗能大幅提高免疫力,減少感染和病重可能,但預防病毒傳播仍需配合戴口罩等防疫措施。因為疫苗主要降低病毒繁殖與重症風險,但未必能完全阻斷病毒傳播,尤其在密閉空間內,仍須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與社交距離,保障自己與他人安全。
疫苗施打的持續安全措施和觀察期
施打疫苗後,醫療專家建議應在20至30分鐘內待在接種點觀察,觀察期間若無過敏反應,即可離開。若出現暈厥、呼吸困難或喉嚨腫脹等症狀,須立即進行緊急處理。由於新冠疫苗副作用的發生率非常低,且多數反應為輕微,整體安全性得到醫療界的充分肯定,但高風險人群仍應在專業指導下施打。
疫苗的快速開發雖然創造了防疫新契機,但也讓科學界持續追蹤其長期成效與安全性。專家提醒,時間將證明疫苗在延長保護期和預防病毒傳播中的角色,持續監測與研究依然是必要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