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新冠疫苗接種策略持續調整,民眾對於疫苗意願登記的關注度亦逐步升高。近期,衛生單位重新開放公費新冠疫苗的意願調整系統,為不同族群提供了便捷的修改窗口。本文將詳述各類對象的調整時間、疫苗種類限制,以及接種相關的最新規定,協助民眾掌握疫苗接種最新動態,確保符合預定的疫苗政策。
疫苗意願登記系統重啟 了解三類對象的調整期限
由於疫苗供應時程變動及分類安排,疫苗接種意願申請系統近日正式重啟。根據疾管署的公告,公眾可依照身份類別,於不同時間點進行意願修改,確保疫苗接種安排的彈性與便利性。以下為三大類對象的詳細調整時間說明:
未曾登記過或非本期預約族群
這類群體包括尚未完成疫苗意願登記者,或非本期預約接種者。可於系統公布的登記開放時間內,持續進行意願選擇與修改。官方也預計將優先處理於7月19日中午12點前已登記者,之後陸續擴展至其他未預約族群。
已登記但尚未接獲預約簡訊者
對於已經完成意願登記並收到預約通知,但尚未正式預約接種的民眾,系統將於7月29日中午12時開放調整。民眾可依照需求變更意願,調整疫苗品牌或預約時間,以達到最佳接種安排。
已完成疫苗預約的長者或民眾
已經根據預約系統完成接種預約者,如有需求修改,訂於8月7日17時開放變更。這一調整窗口讓民眾能在接種前適度調整疫苗意願,確保持續符合疫苗政策的彈性。
疫苗第二劑意願登記與使用指引
近期,公費新冠疫苗接種系統亦開放了第二劑的意願登記。對於已接種第一劑莫德納疫苗的高風險族群,包括第一至三類接種者及孕婦,必須間隔28天後才能預約第二劑。而其他族群則需等待10至12週,方可符合第二劑接種資格。如此做法旨在提升疫苗接種的安全性與有效性。
疫苗供應及未來供貨展望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透露,預計將於8月起逐步供應高端疫苗,滿足部分長者及高風險族群的需求。民間進口的輝瑞疫苗則需等待進貨進度明確後,才可能開放疫苗意願登記,以確保貨源穩定與疫苗使用效率。
疫苗施打進度與未來展望
截至目前,台灣的疫苗接種率約為29.93%,施打劑次人口比例約為31.16%。衛生單位期望在10月底達到60%的疫苗覆蓋率,但供應速度仍是最大挑戰。為避免疫苗供給落後於接種需求,相關單位將持續掌握進貨時程,並調整接種策略,以最大化疫苗的利用效率。
防疫引發的長照機構群聚感染事件
近期,台北市士林區一長照機構出現群聚感染事件。由於該單位內唯一未施打疫苗的高齡長者在26日出現症狀,經檢驗確診,後續追蹤發現共6人新冠病毒陽性。這反映出疫苗覆蓋率不足仍是疫情控制的挑戰之一,也彰顯長照機構在防疫策略中的重要性。相關單位已經進行隔離與消毒措施,但疫情源頭仍在調查中,提醒民眾持續關注長照與高風險場所的疫苗接種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