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接種策略變革或成趨勢:從兩劑改為單劑的科學探討

2025-07-13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新冠疫苗接種策略變革或成趨勢:從兩劑改為單劑的科學探討

近期多國醫學研究聚焦於新冠疫苗的有效性與接種策略的優化。特別是輝瑞疫苗,作為全球主要使用的mRNA疫苗,其在冷鏈儲存與施打效果上的突破,為公共衛生政策提供新的可能性。專家指出,單劑疫苗或許能在疫情壓力下為全球疫苗資源分配帶來更多彈性,進而快速提升群體免疫水準,而這些研發進展也預示著疫苗施打策略或將迎來改變契機。

國際研究證明一劑疫苗的防護效能

根據一項由以色列醫學中心刊登於權威期刊《Lancet》的最新研究,在已接種輝瑞疫苗的9000多名醫護人員中,15至28天內接種第一劑後,感染率下降達85%。研究進一步顯示,即使只接種第一劑,症狀及無症狀感染的發生率也分別減少75%。這項數據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單劑疫苗已具備一定的防護能力,讓專家開始思考在疫苗供應緊張情況下,是否可以暫時調整接種策略。

專家看法及政策啟示

不過,專業醫療團隊普遍認為,疫苗在人體內至少需兩週產生有效免疫反應,且保護力預估仍達不到理想的90%以上。中國醫藥大學副院長黃高彬表示,目前科學證據仍未支持將疫苗劑量縮減為單劑的政策,因為完整的雙劑接種才是目前能提供最佳保護的方式。然而,針對疫苗稀缺、疫情失控的國家,優先施打第一劑的策略仍具有其實用考量。

疫苗冷鏈物流的技術突破與新趨勢

傳統輝瑞疫苗需要在極低溫(零下60至80度)保存,這在偏遠地區及疫苗物流配送方面帶來巨大挑戰。為了解決配送瓶頸,疫苗研發廠商進行了多項改良,據報導,經過臨床與物流測試,輝瑞公司將疫苗的存放溫度調整為零下15至25度,且可以在此環境下保存長達兩週,顯著減少對冷鏈的極端依賴。

冷鏈放寬帶來的可能性

採用較寬鬆的儲存溫度範圍,將大幅提升疫苗的運送效率與施打普及性。多國專家預期,這樣的改進能使疫苗分發觸角延伸到更多邊遠與資源有限地區,促進全球疫苗公平。白宮疫情因應小組成員表示,放寬冷鏈規範後,疫苗供應點將更加靈活,加快疫苗普及步調。

未來發展方向與科學研判

輝瑞與BioNTech持續優化疫苗配方,並積極申請相關認證變更,希望未來在不同地區推動更務實的疫苗儲存策略。專家亦提醒,目前尚在研發階段的疫苗單劑效果持續時間尚未明確,相關數據仍需進一步追蹤。而這些科學證據將為施打策略的調整提供彈性與科學依據,未來疫苗政策或將展現更多彈性與創新。

隨著疫苗技術不斷革新,科學家們正從多角度努力,以期實現更廣泛的免疫覆蓋與公共衛生保障,這也是抗疫路上不可忽視的進步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