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平滑肌肉瘤侵犯肝靜脈與下腔靜脈的跨科手術報導

2025-10-13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惡性平滑肌肉瘤侵犯肝靜脈與下腔靜脈的跨科手術報導

本文聚焦一例惡性平滑肌肉瘤同時侵犯肝靜脈與下腔靜脈並延伸至右心房的複雜治療過程,說明手術策略、跨科合作重點與病人術後復健要點,提供患者與家屬對此類罕見病例的基本理解與就醫參考。

病例與臨床挑戰

一名五十多歲女性患者被診斷為惡性平滑肌肉瘤,腫瘤盤踞於肝靜脈並伸入下腔靜脈,甚至侵犯到右心房。患者先前接受多次化療與放射治療但病情未明顯改善,最終與醫療團隊討論後接受外科處置。

此類腫瘤因位置接近主要血管與心臟,手術風險與技術難度均高,術中可能面臨大量出血、重要血管重建與心肺支持等挑戰。

手術策略與跨科合作

醫療團隊採取多學科同步介入的方式,先行將肝臟暫時取出,在體外進行腫瘤切除並重建受損的肝靜脈;同時心臟外科在開胸下啟動體外心肺循環,清除下腔靜脈及右心房內腫瘤,並以心包膜材料重建下腔靜脈,最後將肝臟回植。

主治醫師表示,針對肝靜脈或下腔靜脈侵犯的惡性平滑肌肉瘤,這類體外肝臟處理與同步心臟手術在國內外均屬罕見,需要精密的手術計畫與即時決策。

術後照護與復健重點

手術後的監測重點包括肝功能與循環穩定、感染控制以及血管重建的通暢性;復健階段則強調逐步恢復活動能力與呼吸訓練。患者術後數月的追蹤情形可作為醫療團隊評估功能恢復與後續治療規劃的依據。

  • 短期觀察項目:出血、感染、肝功能異常與血栓風險
  • 中長期追蹤:影像檢查評估腫瘤復發與血管重建狀態
  • 生活型態建議:依醫囑漸進活動並注意營養與心理支持

何時應諮詢專科團隊

若影像或臨床懷疑肝臟旁大型血管受侵犯,應及早與肝膽外科、心臟外科與腫瘤內科等多科團隊討論治療選項。因為治療方案常需評估手術可行性、術中循環支援與術後照護能量,跨科溝通有助於擬定風險與利弊的平衡方案。

病人分享其經驗時形容初期情緒低落、經歷治療波折後透過手術與團隊支持逐步恢復,強調面對罕見惡性腫瘤時的心理調適與家屬支持同樣重要。惡性平滑肌肉瘤在侵及肝靜脈與下腔靜脈時,治療決策需量身訂做並由專業團隊共同評估。

重點回顧

本案例說明當惡性平滑肌肉瘤累及肝靜脈與下腔靜脈時,可透過肝臟體外切除、腫瘤離體切除與心臟外科同步處理的跨科手術策略,為患者提供可行的外科選項;讀者可獲得對手術風險、術後照護與跨科評估流程的基本認識,但此類操作技術要求高且風險仍存,需由專業團隊個別評估。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