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製化胸主動脈開窗支架在弓部動脈瘤治療的臨床應用與考量

2025-10-24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客製化胸主動脈開窗支架在弓部動脈瘤治療的臨床應用與考量

本文說明主動脈弓部動脈瘤與客製化胸主動脈開窗支架的治療概念、適用族群、風險因子、常見症狀與檢查項目,並提供生活型態與追蹤的實用建議,以利與醫師討論治療選擇與風險評估及術後照護重點。

臨床案例顯示,一名63歲患者在先前接受胸部開放手術後,追蹤發現主動脈弓部動脈瘤持續增大至8公分,因為為二次開胸而增加手術風險,醫療團隊因而採用客製化胸主動脈開窗支架進行處置。此類客製化支架依照個別血管解剖設計,目的在於在不繞道的情況下保留通往腦部的分支血流,提供另一種可討論的治療選項。

何謂主動脈弓部動脈瘤

主動脈弓部動脈瘤是主動脈弓段異常擴張的一種退化性疾病,位置接近通往腦部的三個重要分支。一般成人主動脈直徑約3公分,當動脈瘤達到6公分時,被視為破裂風險顯著增加的門檻;而超過此標準後,破裂風險會進一步上升。

高風險族群與危險因子

  • 年長族群為高危險群,男性發生率較高
  • 有抽菸習慣者風險增加
  • 合併高血壓、高血脂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者需特別注意

檢查與追蹤要點

動脈瘤多由影像檢查偵測並以定期追蹤觀察擴大速率與形態變化。醫師會依病人狀況與影像結果規劃追蹤間隔與進一步檢查,必要時評估是否需介入治療。一般建議與醫療團隊討論適合的檢查方式與追蹤頻率。

治療選擇與手術考量

傳統開放式手術可直接切除病變並重建血管,但手術切口較大、手術時間長且對患者身體負擔較重。以往微創支架置入為主流,但在某些情況需先進行頸部繞道手術以確保腦部血流。本病變的治療選擇需依患者整體健康、血管解剖與手術風險由醫療團隊審慎評估。

客製化胸主動脈開窗支架的特性與適用情境

客製化胸主動脈開窗支架依病人的主動脈形態及分支血管走向與角度量身設計,常由鼠蹊部血管進入,並在影像導引下放置到位。與傳統開胸相比,相關手術可用更小的穿刺傷口,住院恢復期較短,對高齡或高風險患者可能提供較低的侵入性選項。但仍需衡量個別解剖條件與長期追蹤需求,治療風險與適應症應由專業團隊評估。

常見警訊與就醫時機

  • 胸痛或背痛可能為警訊,若有新發或劇烈疼痛應儘速就醫
  • 維持戒菸與積極控制血壓、血脂與血糖,有助減緩血管病變進展
  • 定期與主治醫師討論影像追蹤結果及個人化的治療時機

臨床團隊提醒,主動脈瘤與主動脈剝離病程可能變化快速,適時的影像監測與跨科別討論有助於釐清風險與可行方案;對於有既往開胸或複雜血管解剖的患者,客製化支架是可與醫師討論的選項之一,但需了解各種方法的風險與限制,以共同決定最合適的照護策略。

重點回顧

文章說明主動脈弓部動脈瘤的風險因子、檢查與治療選擇,並指出客製化開窗支架為高風險患者提供較低侵入性的替代方案,但其適用性與長期風險需由醫療團隊評估。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