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導聚焦於臺東郊外採集後發生的疑似植物中毒事件,檢驗結果顯示採集之野菜為大花曼陀羅。文章說明常見中毒症狀、可能風險族群、檢驗與預防要點,並提醒戶外活動採採食物時的注意事項,供公眾參考與自我保護。
事件概況與檢驗發現
近日發生於臺東一處茶藝館的疑似食品中毒事件,受害者在外遊玩時採集野外葉片並生食,飲用館內提供之茶後於短時間內出現神經系統相關症狀。事後檢體送交相關單位檢驗,對採集的葉片進行物種鑑別,結果判定為大花曼陀羅,茶包農藥檢測則未檢出。地方衛生單位提醒民眾避免食用來路不明的動植物。
中毒臨床表現與可能機轉
事件中受害者主要出現頭昏、意識改變與認知混亂等神經症狀。大花曼陀羅屬有毒植物,其全株含具影響神經系統與自律神經的化學成分,誤食後可能引起口乾、心悸、昏睡、幻覺或嚴重的呼吸肌肉受累。臨床表現會因個體差異、攝入量與處理方式而不同。
何時應尋求醫療協助
- 若出現意識混亂、嚴重嗜睡、呼吸困難或心跳異常,應立即就醫。
- 出現持續嘔吐、無法進食或尿量顯著變化時,也應諮詢醫療專業人員。
- 採樣位置和可能接觸物品可協助臨床評估,遇到類似情形時可告知醫療團隊。
檢驗與公共衛生回應要點
地方衛生機關在接獲通報後進行採樣並送驗,檢驗流程通常包含物種鑑別與相關化學檢測,以排除其他食物或農藥污染的可能。公共衛生單位亦會針對場域進行風險告知,提醒民眾在戶外採集食材時的風險與安全注意事項。
戶外踏青與採集食用植物的預防建議
- 非專業人士避免摘採或生食不熟悉的野生植物或葉片。
- 若擬嘗試特定野菜,應先確認來源並使用可靠的辨識資源或諮詢專家。
- 外出飲食時應注意個人衛生與食物保存,避免生飲未經處理的山泉水。
本案提醒公眾,野外生態雖然豐富,但並非所有植物皆可食用。面對不明植物或突然出現之症狀時,應以安全為優先,及早尋求醫療協助或聯繫地方衛生單位以利後續處理與檢驗。
重點回顧
本文報告一宗臺東野外採集誤食事件,檢驗為大花曼陀羅並與急性神經症狀相關。提供症狀辨識、就醫時機與戶外採集預防要點,並提醒非專業人士勿食用不明植物,風險仍取決於攝入量與個人體質。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