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指出長期大量飲酒者在停酒過程中可能出現多樣戒斷症狀,其中震顫性譫妄為最嚴重表現。近期臨床資料顯示免疫發炎指標如 TNF-α 及其受體於停酒期升高,或有助於辨識高風險族群與早期監測。
酒精對公共健康的影響廣泛。全球疾病負擔研究顯示飲酒每年造成數十萬人死亡,且在年輕至中年族群中為重要的死亡與疾病危險因子。大量或長期飲酒也與肝臟疾病、精神健康問題以及免疫功能改變相關,並被認定為一級致癌物,與食道癌、肝癌、大腸癌等風險有關。在停酒過程中出現的戒斷症狀,可能對個人生命與健康構成即時威脅。
戒斷症狀有哪些危險信號
戒斷症狀範圍從輕微不適到威脅生命的急性狀態不等。常見的表現包括手抖、噁心嘔吐、睡眠困難與焦慮。嚴重者可能出現觸覺或視聽幻覺、抽搐、劇烈盜汗與心跳加速。當症狀進展為意識混亂、定向力喪失或生理指標(心率、體溫)異常時,即可能發展為震顫性譫妄,需高度警覺並採取醫療評估。
研究如何指出免疫指標變化
國內臨床團隊對住院的嚴重酒精使用障礙患者與健康對照進行比較,觀察停酒期間的血液免疫發炎指標。結果顯示,在停酒後包含兩週期間,TNF-α 以及其受體 TNFR1、TNFR2 的濃度在患者體內顯著升高,且曾出現震顫性譫妄者的指標值更為異常且持續時間較長。研究團隊指出,這項臨床觀察為首例將這些免疫指標與震顫性譫妄關聯的報告之一,提示免疫系統活化可能與戒斷期重症表現有關。
臨床意義與就醫時機
這類研究強調在戒酒或停藥監測中,除了傳統的臨床症狀觀察外,血液生物標記可能提供額外資訊,協助醫療團隊辨識高風險個案並強化監護。不過,此為觀察性研究,尚需更多資料驗證其在臨床工作的實用性與限制。若個人在停酒過程出現持續手抖、幻覺、心跳急速或意識變化等情況,應儘速就醫以避免病情惡化。
對於公共衛生面向,預防酒精相關危害仍以減少有害飲酒行為、早期篩檢與提供成癮治療資源為要。臨床與研究持續互補,有助於理解戒斷過程中生理與免疫變化的意涵,但在採用任何生物標記作為判斷依據前,需謹慎評估證據與風險。
作為醫療專欄觀察,研究提醒社會與醫療體系重視停酒過程中的即時監護需求,同時也顯示跨領域研究在揭示疾病機轉與提升照護準備上的潛力。面對酒精相關風險,個人與社會層面的預防與支援仍是關鍵。
重點回顧
研究指出停酒期間 TNF-α 與其受體升高與震顫性譫妄相關,或可輔助早期風險辨識,但需更多驗證並注意臨床應用限制。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