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新藥與適合治療的評估要點

2025-10-04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失智症新藥與適合治療的評估要點

近來可注射的失智症新藥在國內獲得審查許可,本文說明適應症範圍、必要檢查與風險評估,並提示與醫師討論的關鍵考量,協助家屬判斷是否進一步評估治療可行性。

針對家中有失智症患者的家屬,常見問題是這類新藥是否「人人適用」。失智症並非單一疾病,而是包含多種類型,例如阿茲海默型、血管型與巴金森氏症相關失智,其中以阿茲海默型最常見。近期台灣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核准上市的注射劑型新藥,適用於由阿茲海默病理所致的輕度認知障礙與早期阿茲海默症患者,但是否合適仍須個別評估。

誰適合考慮失智症新藥治療?

適應症通常侷限於病程較早期且有阿茲海默病相關生物標誌的患者。醫療團隊會評估是否存在大腦中β類澱粉蛋白斑塊,以及患者的認知功能狀態與整體健康情形。並非所有失智症患者或所有阿茲海默症病人都適合接受此類治療。

檢查與評估程序

  • 影像或其他生物標誌檢查以確認腦內β類澱粉蛋白累積情形。
  • 基因相關檢測及凝血或出血風險評估,判斷施打安全性。
  • 認知功能與日常生活能力評估,確認屬於適應症範圍。
  • 評估需持續追蹤的監測計畫與可能的不良反應監控安排。

與醫師討論時的重點

在考慮是否進一步檢查或接受治療時,可向醫師詢問:目前診斷的類型與依據、該藥物對您家人可能帶來的益處與風險、需進行的檢查項目與頻率、治療期間的監測計畫,以及費用與後續照護的安排。家庭經濟與照護資源也是重要考量,應與醫療團隊一併討論。

部分醫院設有失智症專科或失智症中心,能提供跨專科評估與完整的治療規劃。若有意願進一步了解,建議由神經科或相關專科醫師進行詳細評估與討論,避免自行判斷或延誤可能需要的照護。

本文以醫療傳播與科普角度整理可供討論的核心資訊,期望協助家屬在面對失智症新藥選擇時,能與醫療團隊進行充分溝通與評估,找到兼顧安全性與病人整體福祉的方案。

重點回顧

注射型失智症新藥主要針對阿茲海默相關早期病程,需以影像或生物標誌確認適應症,並評估出血風險與照護成本,與醫師充分討論後再決定。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