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飲食與生活習慣可協助降低癌症風險與改善疲倦

2025-08-28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日常飲食與生活習慣可協助降低癌症風險與改善疲倦

癌症為常見的死亡原因之一,專家指出透過飲食選擇、烹調方式、適度運動與針灸或按摩等方法,可以協助維持身體健康並降低某些風險。下列建議以臨床與營養角度整理,強調可行的日常做法與注意事項。

廚房常見食材的應用

蔥、薑、蒜在家庭料理中常見,專業營養建議可將它們當作主要食材來運用,而非僅作為調味。

蔥的食用方式

研究顯示,多吃蔥在某些胃癌相關研究中呈現正面效果。若擔心生食衛生,可將蔥短時間燙過,約二三十秒,以減少細菌風險。建議把蔥視為蔬菜分量來食用,而非僅作配菜調味。

薑的選擇

建議選擇辛味較重的老薑,因為辛辣程度增加時,與其有效成分含量相關的趨勢亦會提高。料理時可依個人口感與體質選用老薑或嫩薑。

大蒜的處理與烹調

若生蒜會引起腸胃不適,可採用烤過或燉煮的做法,烤過的大蒜仍能保留部分蒜素成分。烹調時避免長時間高溫快炒,因為爆炒容易降低蒜素含量;若喜愛爆炒風味,可將蒜頭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用於調味爆炒,另一部分切碎或拍碎後直接加入料理。

若以燉煮方式處理,建議先將蒜頭拍碎,讓其在空氣中靜置約十分鐘再入鍋燉煮,有助成分釋出。

高溫料理與搭配原則

燒烤時的飲食搭配

高溫燒烤的烹調方式與乳癌及某些婦科癌症研究中具相關性。面對燒烤食物,建議同時多攝取蔬菜以降低可能的風險,例如十字花科蔬菜或常見配菜如高麗菜,或選擇清湯類搭配食用。

加工紅肉的同食建議

加工紅肉產品在胃腸道中可能形成亞硝胺等物質,建議同餐補充含維生素C的食物,以抑制亞硝酸與胺類形成亞硝胺的過程。可搭配的水果包括芭樂、柑橘類、小番茄、奇異果、草莓或木瓜等。

黏膜保護與修復

過燙飲食會對口腔與食道黏膜造成傷害。欲協助黏膜修復,可增加富含維生素A的食材攝取,例如南瓜、地瓜、番茄與菠菜等,作為日常飲食的一部分。

避免食用腐敗食物

切除表面壞掉部分後繼續食用的做法有風險,黴菌與其代謝毒素可能對肝臟與腎臟造成負擔或傷害,建議完整丟棄變質食物。

中醫觀點與疲倦類型判斷

中醫在調理疲倦方面提供分型與對應方法。濕氣較重的環境可能導致特定型態的疲倦,特徵包括全身沉重感、眼皮下方的浮腫或黑眼圈,以及按壓小腿脛骨處彈性差的跡象。

針對濕氣重型疲倦,可按壓或針灸位於肚臍上方約兩指寬、向上約一吋處的水分穴,該穴位常用於調理水分代謝與體重管理。

另有以睡眠不足或憂鬱傾向為主的疲倦型態,此類型較不需滋補,而宜透過運動活絡身體、提升腦內啡分泌與調整睡眠品質。睡前約半小時按摩神門穴或在心神不寧時按壓神門穴,可協助安定心神、促進入睡。

簡易運動協助身體代謝與肌力維持

日常簡單動作即可促進循環與肌力,對上班族或久坐者尤為實用。一項建議動作為坐姿時用右手握左手向上拉動作,重複5至10次後換側,配合用力收緊腹部,有助帶動丹田與感受到大腿發熱,表示肌肉有被啟動。

另外可採用坐著踢腳練習,踢腳時盡量往上踢並伸直腿,可訓練肌耐力與肌肉量。建議兩側均衡練習,並視個人能力循序漸進。

諮詢專家

文中建議整理自營養師與臨床醫師與中醫師之建議,供日常飲食與生活習慣參考。如有個別疾病或特殊體質,建議仍以就診醫師或專業營養師的個別評估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