賑災基金會公布馬太鞍溪堰塞湖募款進度與分階段賑助規劃

2025-10-13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賑災基金會公布馬太鞍溪堰塞湖募款進度與分階段賑助規劃

賑災基金會說明0923馬太鞍溪堰塞湖專案募款進度與分階段賑助方向,包含慰助金發放、生活與生計支持、心理與社區復原重建重點,並呼籲社會監督與強化災後準備。

募款規模與主要管道

基金會指出,0923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的救助專案累計已收到超過新台幣11億5661萬8739元,合計捐款筆數逾30萬筆。捐款渠道涵蓋匯款、行動支付、超商與外匯等方式,款項將依階段性需求安排使用。

賑助工作分三階段安排

基金會表示,賑助依序分為三階段:首階段以發放慰助金為主,已陸續執行;第二階段聚焦支持災民日常生活與工作受影響的經濟援助,並將提高對弱勢家庭的補助;第三階段以社區復原及重建為重點,協助安置、生活重建與就學等後續需求。

第二階段生活補助的對象與原則

生活補助主要針對在災區有實際居住事實的家戶,參照既有復原重建方案進行,並以貼近災民需求為原則,重視「離災不離鄉」的意向。基金會會與相關行政單位協調後提出具體補助辦法與匡列經費。

心理與生計支持的考量

基金會強調,除生活與生計援助外,心理重建與教育支持亦為重要項目。災後可能出現情緒困擾、睡眠問題或學習中斷,特別是孩童、長者與有慢性病者需更多關顧,相關資源會納入分階段賑助計畫。

何時應尋求醫療或心理協助

若受災者出現持續身體不適、急性傷害或情緒症狀影響日常功能,建議及時向合格的醫療或心理專業人員尋求評估。社區醫療資源與心理支持網絡在復原期間扮演重要角色,可協助判斷需要的後續處置或轉介。

經費運用與社會監督重要性

基金會表示,募款所得將依不同階段安排賑助項目並匡列經費,每一分款項皆用於災區與災民的支持工作,同時歡迎社會各界監督。該機制亦強調透明度與回應災民實際需求的彈性。

面對災害,除了短期的生活與醫療支持,長期的社區復原、產業與心理復建同樣重要。專案推動過程中,行政單位、民間團體與地方社區的協調,將影響受災社群的復元速度與品質。期望相關支援能兼顧公平性與實務可行性,並強化未來減災與應變能力。

重點回顧

基金會已募集逾11億餘元,採三階段分配款項,包含即時慰助、生活與生計補助及社區復建;規劃納入心理與就學支持,但執行需與行政單位協調並面對資源分配與長期復原挑戰。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