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的世代研究分析健保資料,發現自閉症幼兒在多個身體系統出現較高的共病率,首年風險尤其顯著,提示早期臨床評估與公共衛生規劃的重要性。
研究設計與對象說明
研究以全國健保資料為基礎,結合國內外學術合作,針對學齡前自閉症兒童進行大規模世代追蹤。研究團隊比較自閉症幼兒與同齡兒童在不同時間點的身體疾病發生情況,旨在掌握共病出現的時序與頻率,為政策與臨床提供依據。相關成果已刊登於國際期刊。
自閉症幼兒常見的身體共病類型
研究指出約七成的自閉症幼兒在早期曾合併至少一項身體疾病,常見類型包括癲癇、自體免疫疾病、過敏反應、代謝症候群以及腸胃道問題。從時間分布觀察,診斷後第一年內多種身體疾病的發生率呈現明顯上升趨勢,且追蹤五年後部分風險仍高於對照群。
性別與合併智能障礙對風險的影響
進一步分析顯示,合併智能障礙的自閉症幼兒在某些疾病如癲癇、腦血管相關問題與血脂異常的風險較高;女性患者以及在住院時確診的個案,其共病負擔也有相對增加的趨勢。這些差異提示不同族群可能需更細緻的健康監測策略。
可能的機轉與生活型態因素
研究作者指出,造成自閉症幼兒身體疾病風險升高的原因可能為多重因素交互作用,包括遺傳傾向、免疫調節異常,以及生活型態相關問題,例如活動量不足或飲食行為改變等。研究強調,現階段為觀察性資料,尚需更多研究探討因果關係與具體機轉。
臨床與公共衛生的意涵
這類發現提醒臨床醫護與公共衛生單位,應在自閉症診斷後的早期加強跨專科健康評估與長期追蹤,並將身體健康納入早期療育與家庭支持計畫的整合考量。政策規劃上,強化篩檢、跨領域合作與資源連結,可能有助於減輕幼年期的健康負擔。
對家長與照護者而言,若發現孩子出現癲癇樣發作、持續性消化道症狀、過敏反應或體重與活動變化,建議與兒科或相關專科討論疑似共病的可能性;同時,醫療團隊應該在診療過程中提供全面評估的選項,以利早期辨識與管理。
整體而言,這項世代研究補充了自閉症幼年期身體健康負擔的證據,並提醒臨床與衛政單位在早期介入時一併考量多面向的健康需求,未來研究仍需深入釐清致病機轉與有效的介入策略,以利為年幼族群提供更周全的照護。
重點回顧
研究指出自閉症幼兒在早期出現多種身體共病的風險較高,首年尤為顯著,對臨床篩檢與跨領域照護具有實務意涵,但因研究為觀察性,致病機轉與因果仍需進一步釐清。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