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的癌症徵兆提前警示六大疾病隱形危機

2025-08-20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看不見的癌症徵兆提前警示六大疾病隱形危機

早期診斷與預防是抗癌的關鍵。而某些癌症因潛伏期較長、症狀不明,容易被忽略,延遲治療時機。掌握身體出現的不同徵兆,有助於提前發現六種常見但容易被忽視的癌症,包括肺腺癌、胰臟癌、腎臟癌、卵巢癌及子宮內膜癌,並進行早期篩檢,預防疾病惡化。

肺腺癌與呼吸系統的隱形殺手

從長咳不癒到持續呼吸困難

肺癌已連續多年高居國內致死癌症排行榜首位,特別是肺腺癌,因為早期症狀不像肺炎般明顯,往往被忽視。倘若長期咳嗽、咳痰帶血、或出現胸痛、呼吸困難,應引起警覺。由於早期缺乏篩檢工具,建議有抽菸史或長期暴露於空氣污染者,應定期進行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以便及早發現肺部結節,降低晚期風險。

戒菸是預防肺癌的最重要方式

資料顯示,戒菸是避免肺腺癌發生的唯一有效途徑。即使不吸菸,長期接觸二手菸、空汙也會增加罹患肺癌的風險。專家提醒,戒菸不僅可以降低肺癌風險,也會減少其他癌症如喉癌、鼻咽癌及心血管疾病的可能。

胰臟癌:無聲的殺手需警覺

持續上腹痛與體重下降的警示信號

胰臟癌是高致死率的腫瘤之一,早期缺乏明顯症狀,往往一拖再拖導致診斷困難。發現持續腹痛、背痛、不明原因的體重迅速下降,或是黃疸等徵兆,應立即就醫。頭部腫瘤較易被早期篩查出,但體尾部腫瘤因症狀不明,較易延誤診斷。專家強調,雖然部分篩查方法尚存爭議,但早期警覺性不容忽視。

腎臟癌:腰酸與血尿的警示

持續腰痠與排尿異常需提高警覺

腎臟癌多發於中老年,早期症狀輕微,例如腰部持續痠痛、血尿或腰部包塊,但多數在發現時已進入晚期。長期洗腎、使用止痛藥、染髮劑的使用史都可能增加罹患腎臟癌的風險。建議定期進行超音波及尿液檢查,及早偵測異常情形,降低治療難度與死亡率。

子宮內膜癌:月經不規則或異常出血

經期變化與不明腹痛的危險信號

子宮內膜癌在婦科腫瘤中排名第三,常以異常出血為早期徵兆,如經血過多、更年期出血或月經週期不規則。特別是持續出現三個月至少兩次的異常出血,應立即接受婦科檢查。內膜過度增生可能是癌前階段,早期篩檢如子宮內膜超音波、CA125血檢雖有一定參考價值,但並非百無禁忌的篩檢工具,建議高風險族群定期追蹤。

飲食習慣與癌症風險相關

研究指出,煎、烤食物產生的丙烯醯胺可增加女性罹患卵巢癌與子宮內膜癌的風險。日常過量攝取油炸食品,則會增加癌症發生率。建議選擇多吃蔬果、低油的烹飪方式,維持均衡營養,降低罹癌機率。

卵巢癌的隱性殺手

月經不規則與腹水的警訊

卵巢癌多在進展到晚期才被查獲,早期幾乎無明顯症狀。女性若有下腹腫脹、悶痛、頻尿、排便習慣改變,持續二至三週以上,應及早就醫進行超音波及血液檢查。卵巢癌的幾個主要徵兆包括腹水增加、腹脹感、持續性腹痛,早期診斷對存活率影響甚大。用於篩檢的CA125血檢與陰道超音波篩查,雖非完全可靠,但建議有家族史或多囊卵巢症的女性,應定期追蹤。

飲食與生活習慣的調整

研究發現,過度食用高溫烹調食物如油炸、烘烤的食物會增加卵巢癌與子宮內膜癌的風險。規律運動、避免過量鹽分與脂肪攝取、增加蔬菜水果,皆為降低癌症發生的良方。日常飲食應多留意,並提倡養成均衡的生活方式,以遠離婦科癌症的威脅。

預防與篩檢建議及健康生活習慣

  • 30歲以上女性,每三年進行一次子宮頸抹片篩檢
  • 50歲以上婦女,兩年進行一次乳房X光攝影
  • 年滿18歲且有吸菸或嚼檳榔習慣者,應定期口腔黏膜檢查
  • 50至69歲女性,每二年接受大便潛血檢查

養成良好的飲食、運動習慣,遠離吸菸與空氣污染,是預防多種癌症的最佳策略。積極篩檢,早期發現與治療,更是延長生命的重要關鍵。健康的身體,來自持續的關注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