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團體提出立法保障反年齡歧視與七項高齡權益政策建言

2025-09-10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民間團體提出立法保障反年齡歧視與七項高齡權益政策建言

全國非營利組織匯聚提出七大政策建議,聚焦反年齡歧視、賦能高齡者、促進就業與社區支持,主張以平等與整合性政策維護高齡權益,並強調跨部會協力與長期規劃的重要性。

全國多個非營利組織在近日共同提出一套針對高齡者權益的政策建言,核心在於以平等觀點消弭年齡歧視並強化制度性的支持。建言內容涵蓋法律面、就業與社會參與、居住與社區服務,以及健康與照護串聯等面向。

七大政策建言重點

  1. 建立綜合性法律與政策框架

    主張國家做出長期承諾,檢視既有法規並建立跨部會的高齡政策架構,推動整合性國家計畫以因應快速高齡化的社會變遷。

  2. 立法禁止年齡歧視並賦能高齡者

    建議全面檢視各類法案,檢討年齡限制規範,並設置反年齡歧視的救濟機制與相關框架,協助高齡者規劃健康與終身學習路徑。

  3. 促進高齡就業與經濟參與

    呼籲檢討就業領域的年齡上限,推動再培訓、職務再設計與就業保險等配套措施,並以風險與能力評估替代以年齡為限的規定。

  4. 打造高齡友善居住與社區環境

    包含推動高齡住宅、世代共融社區及全齡通用設計,強化居家安全檢視與預防性輔具推廣,並規劃需求反應式交通與功能性駕駛評估。

  5. 縮小數位落差並強化防詐防暴教育

    主張提供數位學習與技能再培訓,將防詐騙與防暴意識納入教育內容,減少因科技使用能力導致的風險與排除。

  6. 推動以長者為中心的整合醫療與照護

    建言把高風險年齡族群納入全人個案管理體系,強化醫療與長期照護資源的串聯,並提升高齡者在健康自主管理上的支持與資源可及性。

  7. 建立社區獨居支持與安全網絡

    建議加強社區互助機制、依品質分級補助據點經費,並整合在地照護資源以提升偏鄉在宅醫療與氣候變遷下的應變能力。

影響族群與政策焦點

這些建言主要關係到高齡人口、家庭照顧者、社區照護據點與雇主等多方利害關係人。政策焦點不僅是保障基本權利,也包括提高高齡者的社會參與與經濟機會,並透過整合性計畫避免服務斷裂。

檢查、教育與公共服務的角色

建言提出擴大預防性措施與社區支援,例如居家安全檢視、功能性駕駛檢測、以及納入數位與安全教育的長照與社區服務。這些措施強調跨部會協調與民間參與,旨在提升在地陪伴與早期預警能力。

面對人口結構轉變,這類政策討論有助於社會各界理解制度強化的方向,但具體施行仍需審慎規劃與跨領域合作,以避免資源分散或服務重複。政策推動過程中也應重視高齡者多元需求與地方實務操作。

記者式的觀察指出,倡議團體強調以權利為基礎的長期策略與整合性規劃,期待透過制度面改變來提升高齡者的生活品質與參與機會,未來相關政策的細節與落實步驟將是觀察重點。

重點回顧

非營利團體提出七項政策主張,核心在於立法反年齡歧視、促進高齡就業與社區支持,並強調整合醫療與在地服務;實施上需跨部會協力、分級資源並重視地方可行性與潛在執行挑戰。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