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飲水不足危及大腦健康專家提醒避免失智與譫妄

2025-08-25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老年人飲水不足危及大腦健康專家提醒避免失智與譫妄

預防老人失智症與護腦健康,充足的水分攝取扮演關鍵角色。專家指出,老年人在飲水量不足時,可能面臨認知能力下降、譫妄甚至泌尿道感染的風險。掌握正確的飲水觀念與策略,對延緩老化相關腦部疾病具有重要意義。

水分不足與老年人失智的相關性

根據醫學研究,成人每日應攝取約1.5公升以上水分,特別是老人容易因口腔敏感或口渴感減弱而忽略補水。台中德仁診所醫師賴德仁指出,老年人若水分攝取不足,血液會變得黏稠,血液循環不良增加血管性失智症和憂鬱症的可能性。專家強調,維持充分的水分,能降低血栓形成,避免腦部血液供應不足,從而延緩失智症的發展。

水分充足對認知功能的重要性

研究顯示,老年人若長期處於輕度脫水狀態,會影響短期記憶、辨識能力與操作技巧,嚴重時甚至引發譫妄。振興醫院泌尿外科醫師楊景偉提到,脫水會導致尿液濃縮,結晶沉積形成腎結石,進一步可能造成血尿、腎衰竭等併發症,嚴重影響健康生活品質。此外,研究指出水分不足也與心臟、腸胃及內分泌疾病密切相關,綜合障礙會進一步惡化認知狀況。

老年人容易忽視口渴信號的原因

隨著年齡增長,口腔乾燥與口渴反應變得遲鈍,許長者在感覺不出口渴時,已經處於身體缺水的狀態。職能治療師楊雅婷表示,很多老人家會以飲水量來衡量健康,但實則常不自覺出現脫水徵象。她建議用科學的方式記錄飲水數據,幫助老人了解自己每日的喝水習慣,促使其養成固定且充分的飲水習慣。

水分攝取不足導致泌尿系統問題

尿道較短的女性因較易受到細菌感染,尤其是尿路感染較為常見。楊景偉醫師解釋,當尿液濃縮,結晶體更易在腎臟形成結石,若結石阻塞輸尿管,可能引發血尿與腎絞痛,甚至演變成腎功能衰竭。充足的水分能有效稀釋尿液,降低結晶沉積幫助預防泌尿道疾病,進一步降低全身感染的風險。醫師建議,體重60公斤的成人每日水分需求約為1,800毫升,透過適當補水,能促進腎臟排毒與新陳代謝。

如何有效促進老年人喝水

面對長者「我已經喝夠了」或「我不口渴」的抗議,專家提出多種策略。楊雅婷強調,應該用數據量化飲水量,例如每日記錄每次喝水的數量,藉由數據促進意識,以科學方式建立良好習慣。同時,提供口感豐富或易入口的水源,如加入水果片或調整水溫,都有助於增加飲水意願。與家人、照護人員共同努力,讓充足水分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才能確保老人腦部及身體的健康狀況。

結語

在延緩老化進程中,合理的水分管理似乎是最簡單卻又最重要的一環。身為醫療專家,提醒所有照護者關注長者的飲水習慣,不僅能降低失智症的發生率,也能預防泌尿系統疾病的困擾,經由日常細節,讓長者的健康與生活質量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