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禍導致重度腦傷的急救與顱骨重建要點

2025-09-15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車禍導致重度腦傷的急救與顱骨重建要點

本文以一例車禍造成重度頭部外傷的臨床經驗為起點,說明急診穩定、開顱手術的時機與風險、顱骨重建材質比較,以及後續復健與追蹤的重點,提供讀者實用的健康判讀方向。

案件概述與臨床進展

一名因公務外出返程發生車禍的成人患者,送醫時呈現深度昏迷與休克,經急診團隊先行穩定生命徵象後,由神經外科執行開顱手術,手術時程約五個多小時並成功穩定病情。術後一週內病人甦醒,能依指令活動四肢並撤除呼吸器,經治療與復健後可持拐杖緩步並以簡單語句回應。

重度腦傷常見表徵與初期處置

重度腦傷可能出現長時間昏迷、呼吸或血流不穩、單側或雙側肢體無力、言語與意識改變等表徵。現場與急診的初期處置重點是維持呼吸、循環與充分氧合,防止繼發性腦損傷,並盡速完成影像評估以評估顱內出血或顱骨骨折。

何時需要開顱手術以及風險考量

若影像或臨床顯示大片腦出血、顱內壓顯著升高或開放性顱骨骨折,可能需要緊急開顱手術以減壓、止血與清創。術後需密切監測是否出現遲發性出血、腦腫脹或感染等併發症,這些情況會影響神經功能恢復與後續治療規劃。

顱骨重建的材質選擇與影像追蹤考量

顱骨缺損可透過客製化植入物重建,目前常見材質包含鈦合金與非金屬高分子材料(例如 PEEK)。與傳統鈦網相比,PEEK 顯像時產生的金屬假影較少,對於後續 CT 或 MRI 的影像品質有助益。部分情況下健保對特定材質或適應症有條件給付,實務上會與外科團隊及病患溝通選擇。

復健、追蹤與何時尋求協助

腦外傷後的功能恢復通常需整合物理治療、職能治療與語言治療等復健措施,並依神經症狀安排影像與神經功能評估。家屬與照護者應留意意識變化、發燒、傷口紅腫或神經症狀惡化等警訊,出現疑慮時應儘速就醫以免延誤處置。

此類重度頭部外傷的照護需要急診、神經外科、復健與護理等多專業合作。醫療團隊會在不同階段評估併發症風險並調整治療計畫,患者康復路徑因個別傷害範圍與合併症而異,家屬的支持與持續追蹤是重要的復健資源。

重點回顧

車禍造成的重度腦傷需先行生命徵象穩定與影像評估,涉及減壓手術與顱骨重建,PEEK 可減少影像假影;復健與併發症監測影響長期功能恢復。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