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日夜陪伴至最後 捐贈醫院購置醫療器材展現末期照護人文關懷

2025-09-12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丈夫日夜陪伴至最後 捐贈醫院購置醫療器材展現末期照護人文關懷

一名丈夫在妻子罹患末期惡性腫瘤過程中全程陪伴,並依遺願以妻名捐贈醫院二十萬元購置醫療器材。本文說明事件經過、末期照護中的家屬支持與醫療團隊的人文關懷,並探討捐贈對臨床照護的意義與注意事項。

事件經過與家庭陪伴重點

個案中,患者因突發神智改變送醫後診斷為骨癌並已轉移。住院期間,丈夫幾乎全天候陪伴病床,提供生活照顧與情感支持。面對病情惡化,家屬與醫療團隊討論後簽署放棄急救同意書,病人在親人與醫護陪伴下離世。

家屬表示陪伴過程成為彼此重要的時光,隨後依逝者遺願捐贈款項購置醫療器材,希望回饋醫療現場,幫助更多需要的人。

末期照護中的家屬支持有哪些角色

在末期照護階段,家屬的陪伴常包含日常照顧、情緒慰藉與醫療決策的溝通。多數醫院亦提供關懷師或社工協助家屬了解療程、緩解壓力並安排臨終照顧相關事宜。

  • 陪伴與情感支持有助於病患與家屬的心理需求被看見
  • 醫療決策如放棄急救需明確溝通和簽署,尊重患者意願
  • 醫院的跨專業團隊可提供臨床與心理社會支持

醫療團隊的人文關懷與臨床關鍵

醫師與護理人員在臨終時段的陪伴,除了提供醫療照護外,也常承擔安慰家屬、協助善後連繫的角色。院內關懷師或社工往往在這段過程中成為重要的支持資源,必要時醫護人員也會在病逝後向家屬表達慰問,展現醫療場域的人文面向。

捐贈醫療器材的應用與意義

在本案中,家屬以逝者名義捐贈二十萬元供醫院購置醫療器材。此類善款常用於補充臨床儀器或改善病房設備,對於提升照護品質與服務面向具有實務意義。捐贈行為同時也反映家庭希望將個人經驗轉化為集體資源的社會意涵。

家屬在類似情境下的實用建議

  • 與醫療團隊保持開放溝通,了解病情預後與可能選項
  • 尋求院內的社會工作或關懷資源,協助情緒與實務安排
  • 如果考慮捐贈或其他遺願安排,與醫院相關單位協調明確用途與程序

這起個案呈現陪伴在末期照護中的重要性,以及家屬以捐贈延續關懷的做法。醫療團隊的專業與人文支持在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對家屬與病患均有深遠影響。

重點回顧

丈夫全程陪伴末期病床並依遺願捐贈醫院購置醫療器材,凸顯家屬支持與醫療團隊人文照護的重要性,同時提醒捐贈用途與後續協調需明確。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