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整理臨床觀察與專科說明,介紹術後加速康復(ERAS)在大腸直腸手術的關鍵做法與流程,包含術前營養與衛教、術中多模式止痛與術後早期活動,並說明對住院天數與併發症風險的可能影響及臨床注意要點。
病例摘要
臨床觀察記錄顯示,一位72歲女性在接受腹腔鏡大腸癌手術後,團隊採用術後加速康復(ERAS)原則,術後第一天便能下床活動,第三天逐步恢復飲食,住院天數較傳統情況縮短。另一位60歲男性在低前位直腸切除手術後,也於術後短期內恢復行走與日常生活功能,並在術後不到一週出院。這些個案反映臨床應用的觀察結果,不能視為每位病人的確定結果。
什麼是術後加速康復
術後加速康復(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是一套以病人為中心的圍手術期照護模式,強調跨科室團隊協作,從術前評估與準備、術中優化處置到術後主動復健,目的在於減少病人術後不適、促進早期功能恢復並提升整體照護品質。此模式在不同外科手術中逐步被採用,重點在流程標準化與多面向支持。
術前術中術後的主要做法
- 術前準備包括營養評估與強化、心肺與功能性評估、用藥檢視與術前衛教,並在適當情況下縮短空腹時間以減少不適。
- 術中採取低侵入性手術技巧、維持體溫與水分平衡、使用精準麻醉與多模式止痛以降低術中與術後的身體負擔。
- 術後強調早期下床活動、盡早移除不必要的管路,以及在無明顯噁心嘔吐時逐步開始攝取液體與可耐受的食物,促進腸道與功能恢復。
臨床觀察與資料引用
在臨床實務中,ERAS 的推動常見於大腸直腸手術等領域,團隊協作可改善病人體驗並縮短康復時間。依據台灣術後加速康復學會的資料,怡樂適療程相較於傳統手術,可減少約50%的手術併發症,並縮短約30%的住院天數;該數據為學會彙整的報告結果,臨床效果仍會依病人個別條件與執行細節而有差異。
適用族群與臨床注意事項
ERAS 適用於多數接受大腸直腸手術的病人,但是否採用需由手術團隊評估個別風險與適應症。年長病人或伴有慢性疾病者在術前的功能與營養評估更為重要;同時,若出現術後持續性疼痛、發燒、持續嘔吐或腹脹等異常情況,應由主治醫師進一步評估與處理。
何時諮詢醫療團隊
若您或家屬正在規劃手術,並關心術後恢復策略,可以在術前與外科、麻醉、營養與復健等相關專科討論是否適合採用 ERAS 流程,以及流程中可能的利弊與替代方案。任何個別的治療或護理決定,均應以主治醫師的臨床判斷為準,避免自行調整用藥或護理作為,以免影響安全。
以上內容以臨床觀察與專科說明為主,旨在提供有關術後加速康復療程的資訊性介紹,協助讀者理解此類流程的主要構成與臨床考量。
重點回顧
術後加速康復 ERAS 強調術前營養與衛教、術中優化與多模式止痛、術後早期活動,臨床觀察顯示可縮短住院並降低併發症風險,但實際效果會依個別狀況與執行細節而異,需由專業團隊評估與監測。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