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歐盟多國面臨藥品短缺,從常見抗生素到心臟病用藥均受影響,供應鏈與市場分配機制成為關鍵議題。
實地觀察顯示,比利時大型藥品批發商的倉庫貨架並非外界想像般充裕,藥品短缺已影響藥局日常調配與病人取藥的穩定性。藥師處理缺藥問題耗時,常需致電供應商、安排病患回診或等待補貨,短缺藥項從零星個案擴大為同時缺貨的多品項,增加基層醫療負擔。
藥品短缺的觀察點與數據
歐洲審計機構的資料指出,2022至2024年間有超過一百種藥物出現嚴重不足,範圍涵蓋止痛藥、部分抗生素、氣喘藥與心血管用藥。比利時通報的案例數在成員國中偏高,單一年度就有數起被列為無可替代的關鍵短缺。
主要成因為何
觀察顯示短缺原因為多面向交互影響,包含供應鏈中斷、對亞洲原料藥過度依賴、以及國際間價格與配給的市場機制。原料藥在全球供應中有大比例集中於亞洲製造,使得生產變動或成本壓力容易反映在成品供給上。
市場與政策面的結構性挑戰
藥品許可與包裝多以國家為單位,導致跨國調度成本與阻礙,出現「局部短缺」現象:某一國缺藥,鄰國卻仍有庫存。另一方面,價格談判與配額安排會讓藥商優先供給價格較高或獲利較多的市場,進一步影響低價國家的供應量。
臨床與公共衛生的實際影響
藥物短缺帶來多重後果,不僅增加醫療人員工作量,也可能造成病人等待治療、替代用藥選擇受限或治療延宕。某些國家同時面臨用量過多導致藥品過期必須銷燬的矛盾情形,顯示供需與分配機制存在失衡。
正在討論的政策回應
為了改善國際與區域供應穩定性,政策討論聚焦在促進在地生產、強化供應鏈多元化與運用公共採購等工具,並嘗試建立更具協調性的跨國供應機制。相關立法草案正在歐洲層級審議,目標為降低對單一來源的依賴並提升關鍵藥物的可得性。
面對藥品短缺的挑戰,醫療現場與政策端都須同時著手:短期以改善調配與資訊通報為要,長期則需重建供應鏈韌性與調整市場激勵機制,才能減少對病人與醫療服務的衝擊。專欄記者持續關注相關政策進展與實務效應,提供後續觀察報導。
重點回顧
歐盟藥品短缺由供應鏈中斷與原料集中所致,短期需優化分配與通報機制,長期則需多元化供應與在地生產,政策與市場調整仍面臨執行挑戰。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