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衛生組織歐洲區調查顯示三分之一醫師與護理師通報憂鬱或焦慮,受職場暴力、過長工時與輪班影響,可能進一步加劇人力短缺與醫療服務風險。本文整理主要發現與政策面應對方向,供醫療機構與決策者參考。
研究主要發現
WHO歐洲區辦事處針對歐盟27國、冰島與挪威約九萬名醫護人員的問卷調查發現,每三名醫師或護理師就有一人通報自己受憂鬱或焦慮所困擾,約為一般民眾的五倍。
調查也指出,十人中有超過一人曾出現自殺或自傷念頭的想法,此外不同國家之通報比例差異明顯,拉脫維亞與波蘭通報率約五成,丹麥與冰島約一成五。
誘發因素與高風險族群
研究強調職場暴力、長時間工作與輪班制(尤以夜班)與心理困擾的相關性較高。經歷職場霸凌或暴力威脅的人,在憂鬱或焦慮及自傷念頭的風險上顯著提高。
分析顯示護理人員與女性醫師較容易通報憂鬱或焦慮,而男性醫師較常被報告有酗酒相關問題。約三成受訪者在過去一年曾遭遇職場霸凌或暴力威脅,十%表示曾遭受肢體暴力或性騷擾。
工作條件與人力影響
報告指出,每四名醫師就有一人每週工作超過五十小時。臨時聘雇的比例亦偏高,超過三成的醫師與四分之一的護理師為臨時雇用,這可能加深對工作穩定性的焦慮。
WHO官員提醒,若倦怠、絕望或遭受暴力導致離職,歐洲在二○三○年前可能面臨近一百萬名醫護人員短缺,這將對醫療體系穩定性產生長期影響。
WHO建議與政策面應對方向
WHO在報告中呼籲採取多面向措施,包括對醫療場域發生的暴力與騷擾採取零容忍態度、檢討加班與過長工時的職場文化,以及確保醫護人員能取得合適的心理健康支援與資源。
報告同時指出,由於人力吃緊,落實上述改變具有迫切性,需結合機構管理、職場安全與心理健康服務的系統性規劃。
整體而言,WHO所呈現的數據強調醫護人員心理健康不只是個別健康議題,而是牽動醫療服務安全與系統運作的重要因素。未來政策與院內實務的設計,應兼顧減少暴力風險、改善工作時制與擴展可及的心理支援,以降低人力流失的可能性,並維護醫療品質與病人安全。
重點回顧
WHO歐洲區調查顯示三分之一醫護人員通報憂鬱或焦慮,職場暴力與過長工時為主要風險,若不改善恐加劇人力短缺與服務風險。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