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項涵蓋超過183個國家、約9.5萬名運動員的分析比較44種運動與壽命差異,研究顯示不同運動與性別間的壽命關聯不一致,並提醒解讀時需注意樣本與方法限制。
研究設計與樣本
研究對象為歷史紀錄中登錄的運動員,跨越超過183個國家、約9.5萬名運動員。作者依據每位運動員的實際壽命,與同期同國家、同性別的一般人口預期壽命比較,並嘗試排除意外死亡的影響,以檢視運動類型與自然壽命之間的相關性。
需要注意的是,受限於資料來源性質,男性運動員約占95.5%、女性占4.5%,此比例反映歷史紀錄的性別分布,可能影響不同運動在男女樣本中的表現與解讀。
主要發現
整體而言,研究報告指出男性運動員平均壽命比一般男性多出約3.1年,但各項運動差異明顯。研究以相關性描述各運動與壽命增減的數值,未直接建立因果關係,作者亦提醒解讀時需謹慎。
男性運動與壽命
- 撐竿跳與體操在該分析中與較大幅度的壽命增加相關,報告數值分別為約增加8.4年與8.2年。
- 擊劍、射擊或射箭以及球拍類運動與壽命增加約5至6年相關。
- 田徑多項、競走、跑步與板球等項目則與增加約4至5年相關。
- 足球、籃球與美式足球等團隊運動的壽命差異屬較小範圍,約增加1至2年。
- 研究同時報告部分運動在該樣本中與壽命縮短相關,例如排球與相撲分別約減少5.4年與9.8年,研究者對可能因素提出假設但未定論。
女性運動與壽命
在女性樣本較少的情況下,多數運動未呈現明顯的壽命延長效果。研究指出高爾夫與球拍類運動在女性中與壽命增加相關,報告分別列出高爾夫約增加3.2年、球拍類約增加2.8年。
同時也有運動在女性樣本中與壽命縮短相關的觀察,例如籃球、乒乓球與板球在該資料中的平均差異呈現負向,但研究團隊提醒可能受訓練強度、社會支持、紀錄偏差等因素影響。
可能機制與研究限制
研究提出若干可能機制以說明不同運動類型與壽命差異的關聯性,但強調為推測性解釋,包含:
- 混合型運動如體操與撐竿跳可能同時提供有氧與肌力刺激,對心肺、肌肉與神經肌肉控制有多面向影響。
- 球拍類運動具有間歇性與速度變化特性,研究團隊認為這類活動對身體機能的刺激路徑可能與長期健康表現有關。
- 排球與相撲等項目被提出可能與極端體重管理、長期關節負荷或特定運動傷害風險相關,這類因素可能影響長期健康,但原始資料無法完整驗證單一機制。
此外,研究面臨的限制包括性別樣本不對稱、各項運動的參與背景與訓練差異、歷史紀錄的完整性與篩選標準等。作者提醒讀者在解讀數值時應考量這些方法學與資料來源的限制。
應用與就醫契機
這類觀察性分析可為了解不同運動型態與長期健康之間的關聯提供參考,但不應被視為個人運動處方或醫療建議。若您因運動產生慢性疼痛、急性受傷或體重管理等健康問題,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或復健專業人員以獲得個別化評估與處置建議。
本文以新聞報導與科普角度整理研究重點,呈現資料中的觀察性結果與研究者在方法上所提出的注意事項,供讀者在關注運動與長期健康議題時作為參考。
重點回顧
跨國分析比較44種運動發現不同運動與性別在壽命差異上表現不一,部分運動與壽命增加相關,亦有項目呈現負向關聯。研究提供可能機制假設但受樣本分布與資料限制,解讀應謹慎。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